经济高位运行中产能过剩及其成因分析

经济高位运行中产能过剩及其成因分析

ID:12734228

大小:42.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8

经济高位运行中产能过剩及其成因分析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经济高位运行中产能过剩及其成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经济高位运行中产能过剩及其成因分析摘要:近年间,我国的产能过剩相当严重。这种在经济高位运行中产生、扩展和蔓延的产能过剩不仅具有影响全局的性质,而且也不是一两年间可以消失的。所以,对其严重性不可低估。产能过剩的直接成因是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失调,深层次成因则是宏观调控缺乏系统的理性思考。关键词:产能过剩;经济高位运行;直接成因;深层次成因作者简介:闻潜(1930―),男,河南桐柏人,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研究。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06

2、)05―0019―05收稿日期:2006―07―20一、目前产能过剩的性质和主要特点20怎样认识和化解目前的产能过剩,是媒体和经济理论界的热门话题。有人说,产能过剩是盲目投资的结果,而盲目投资发生在少数产业部门和为数不多的企业,因而产能过剩是局部性的,不涉及经济运行的全局。也有人认为,产能过剩是近年炒作房地产导致投资过热所产生的结果,是一时性的;一旦平抑了由房地产而引发的过度投资,经济仍会平稳快速运行,产能过剩也就自然消失了。那么,产能过剩的情形是否真的如此,既是局部性的,又是一时性的?这需要结合

3、产能过剩的产生过程和市场表现来进行辨析,以便理清产能过剩的性质。目前产能过剩呈现出如下重要特点:1.产能过剩是在经济高位运行中产生、扩展和蔓延的1998年至2002年,经济增长率年均为7.7%。①有人说,当时经济增长陷入“特殊的低谷”或“低速区”,[1]非也。5年间经济增长率在7%~8%之间波动,经济运行仍然处于高位。即使今天看来,年均7.7%的速度也是不低的。可是,当时仅有的国债投资却只用于基础产业,“加工业(目前称之为制造业)一个项目也未批”,何故?政府拟以当时的国债投资带动民间投资,然而在银

4、行信贷资金年末余额持续扩大的情形下,民间投资增长却相当缓慢,又是什么原因?现在回头来看,这些并非什么别的原因所造成,而是由于大量产品不为市场所包容,也就是说,是产能过剩制约着投资增长。可见,产能过剩是在1998年~2002年间经济高位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的。值得指出的是,当时不仅出现产能过剩,历史上罕见的资金过剩也是在这几年开始发生的。20产能过剩反映在商品市场上,是销售疲弱,供给过剩。不但众多企业家忧心忡忡,不少政府官员也为之忧虑,但是人们尚未察觉到,这就是产能过剩的到来。问题在于,产能过剩为供给过

5、剩所掩盖,而供给过剩或需求萎缩被看成一时性的,似乎转瞬即逝。政府也有一批节制产能的政策措施出台,比如,旧的纺织设备被砍掉一千万锭,同时还要淘汰过时的冶金设备和重化工设备,以抑制钢铁、重化工产能的增长。但事实上,这些政策措施或者收效甚微,或者无果而终,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是相当严重的。人们明确认识到产能过剩的出现,还是近3年的事。近几年经济增长率有所提高,2003年为10.0%,2004年10.1%,2005年9.9%,年均增长率比前几年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可是,这3年市场越来越不能包容由过度投

6、资带来的产出,不但供给大于需求的商品品种越来越多,总量也越来越大,而且大量生产设备运转放空,被迫闲置的生产能力几乎遍及各个产业。这表明,前几年产生的产能过剩,到2003年~2005年又有所扩展和蔓延。于是,人们在欢呼高增长的同时,又在大声惊叹产能过剩的突然显现。高智者开始忧虑生产过剩的严重,以及由它所孕育的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批评重速度而不重视结构、效益和安全的人越来越多,调门越来越高,声音也越来越大。然而,孰不知产能过剩不是一夜之间产生的,其产生、扩展和蔓延已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但这些批评也

7、不是无用的,至少可使大家警觉,对于宏观调控者也可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202.产能过剩先出现于消费品产业,而当它遍及大多数消费品产业部门之时,投入品产业各部门早已出现产能过剩,有些部门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上世纪90年代,有3年经历了两位数的高通货膨胀,此外的7年内市场皆相当疲软。即使在高通胀期,市场也存在结构性疲软。就是说,市场疲软已成为经济运行的一种常态。人们不再看好市场,并且习以为常。于是,市场疲软一词也渐渐为大家所遗忘,后来又为产销率一词所替代,但如今就是产销率低下在诸多媒体的经济评论中也很少

8、出现。不过市场疲软一词,在当时主要是用来描述消费品的供求的。至于投入品市场总是比较兴旺,或者是相当兴旺的。然而近几年来,投入品市场也走向疲软。由商务部公示的2006年供求清单表明,“全国七成以上消费品和二成以上生产资料供过于求”。几乎没有什么供不应求的东西,而且供过于求的商品比例在增高,数量在变大。“这份清单,再次发出国内产能过剩的警示信号。”[2]20根据手头仅有的资料可知,产能过剩的最初信号,是商务部于2005年上半年发表的鉴于生产资料销售额相当于消费品销售额的3倍,又考虑到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