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夏变夷及因俗而治-明代民族文教政策一体两面

以夏变夷及因俗而治-明代民族文教政策一体两面

ID:12661235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8

以夏变夷及因俗而治-明代民族文教政策一体两面_第1页
以夏变夷及因俗而治-明代民族文教政策一体两面_第2页
以夏变夷及因俗而治-明代民族文教政策一体两面_第3页
以夏变夷及因俗而治-明代民族文教政策一体两面_第4页
以夏变夷及因俗而治-明代民族文教政策一体两面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夏变夷及因俗而治-明代民族文教政策一体两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夏变夷及因俗而治:明代民族文教政策一体两面【摘要】明代民族文教政策表现为以夏变夷的民族儒化政策和因俗而治的民族文化政策两个方面,它们是明廷治理少数民族以巩固王朝统治的教育措施。二者在主要内涵、价值取向和实施效果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且互相补充,缺一不可。探析明代以夏变夷和因俗而治的民族文教政策有助于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关键词】明代;民族文教政策;以夏变夷;因俗而治【作者】刘淑红,西北师范大学2010级教育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讲师。兰州,730070【中图分类号】K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2、号】1004-454X(2012)03-0132-007明代是唐代以后又一个国祚绵长的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和广交流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王朝。明代在治理少数民族过程中,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民族文教政策。本文意从明代民族文教政策产生的时代背景入手,旨在探讨其主要内容——以夏变夷和因俗而治的主要内涵、价值取向和实施效果,揭示其在维持和加强明代政权统一中的价值和意义。6一、明代民族文教政策形成的时代背景(一)明代民族文教政策是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明代的民族政策虽然本质上仍是一种民族歧视与压迫的政策,但同前后两代即

3、元、清的民族政策相比,还是比较开明的。元朝为了高度统一,公然推行了民族分化和民族歧视政策,把全国各个民族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蒙古人地位最高,色目人次之,汉人和南人地位最为低下;清代的做法与元代颇为相似,将境内的民族划分为满洲、蒙古、汉军、汉人四个等级,采取了民族压迫的一系列举措。明代受古代开放民族观“华夷一家”和“一视同仁”的影响,在政治上实行“因俗而治,以夷制夷”的民族统治政策,军事上采取“恩威并施”的剿抚政策,经济上厉行“朝贡互市和移民屯田”的政策,在文化领域则推行“以夏变夷”的民族儒化政策和“因俗而

4、治”的民族文化政策。虽然它并没有摆脱历代少数民族政策的局限性,仍然是中国历代王朝少数民族政策的继承,秉承的依然是“内中国外夷狄”的传统民族观念,但是它又不是简单的继承,因为明代的少数民族政策与以往的少数民族政策相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比如“威德兼施,刚柔并济”的两手政策,同时“‘恩威兼施’,不独恃武力,‘怀之以德’6的做法,南北有别的建制措施,因俗、因地、因发展程度不同形成的多层次管理,甚至将学校教育和移民皆纳入少数民族政策内容的举措,都反映了明代少数民族政策比以前更为发展的特点。”[1](P857)明代的民族政策在具体

5、内容上,“受当代民族关系和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影响,确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更为规范化和制度化,更注重经济和教化等,这些都是明代少数民族政策特点的体现。”[2](P885-886)明代少数民族政策的变化性正是其在少数民族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二)明代民族文教政策是文教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体现明代统治者对教育高度重视,开国之初就颁行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文教策略,大兴办学之风,广设学校。通过开办儒学、社学和科举考试普施教化,招贤纳才。儒学承担儒化教育,6社学承担文化启蒙及社会教化,同时将学校教育纳入科举体系。明代

6、的科举制度继承了宋、元科举体制,在考试程序和文体方面更加趋于完善。为了达到统治中原的目的,明代统治者积极主动地推行民族文教政策。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边夷土官,皆世袭其职,鲜知礼义,治之则激,纵之则反,不预教之,何由能化?其云南、四川边夷土官,皆设儒学,选其子孙弟侄之俊秀者以教之,使之知君臣、父子之义,而无悖礼争斗之事,亦安边之道也。”[3](卷239)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文化,灌输封建伦理思想,通过“以夏变夷”加强儒学教化,最终取得“数年之后皆为良民”[4](卷43)的成效。另一方面,由于不同于元代特殊的民族时态,明代审时度势,

7、两手并用,在恢复了传统的“以夏变夷”民族儒化政策之时,又继承了元代沿袭历代王朝的“因俗而治”治理政策,一是采用了“因俗而治”民族统治政策,即在政治制度上继承自古有之的羁縻政策和在此基础上由元代开创的土司制度,根据不同民族地区的地域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东北和西北民族地区、西南民族地区及藏区等分别实行羁縻卫所制度、土司制度及政教合一制度,进行“以夷治夷”的民族治理;二是采用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文化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传统文化上顺其自然并任其自在发展,尊重其生态结构和多元文化,最终达到和谐共处的

8、安定局面。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是第二种“因俗而治”的民族文化政策,但是又和第一种“因俗而治”民族统治政策息息相关。二、明代民族文教政策的主要内容(一)以夏变夷的民族儒化政策6“以夏变夷”出自孟子。孟子曾曰“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用夏变夷”即“以夏变夷”,它是古人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