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而变,趁势而为

因势而变,趁势而为

ID:36746815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4

因势而变,趁势而为_第1页
因势而变,趁势而为_第2页
因势而变,趁势而为_第3页
资源描述:

《因势而变,趁势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因势而变,趁势而为教师布置了预习,学生认真地进行了预习。这时教师如果仍然将学生的预习不当回事,按照以往的思维定势进行教学,那么必将出现:许多学生在自学后就获得了解决例题的思路与结果,或者了解了要学的概念,待正式学习新知识时,就变得心不在焉这种尴尬局面,长此下去,预习仅存的就是一种学生毫不在乎的形式,根本收不到u半点效果,更后怕的是会丧失学生的预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化为乌有。这样的预习是毫无意义的,老师对预习的布置也是徒劳的。那么,要怎样做才不会出现让教师尴尬的教学局面呢?愚以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进行了预习,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就应根据自己的预习要求及学生的预习情

2、况调整教学思路,设计好与预习相适应的教学案例,要因势而变,不能刻舟求剑。让预习成为学生亲睐一种学习方法,让预习成为学生喜爱的掌握知识的一种手段,让预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怎样因势而变,趁势而为,让预习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呢?教师在备课时应将学生预习情况充分考虑进去,设计与预习目标、预习任务有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自己预习的成就感。另外,设计的问题要比没有预习时设计的问题提高档次,适度增加难度。使学生觉得“有点意思”,有新鲜感。不再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是重复啰嗦。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说:“同学们你们先看课本,再回答老师的问题”,3对于预习了的学生就会觉得乏味。

3、那么这样提问应该好一些,“同学们你们预习了,有谁知道什么叫做分数?”这时因为学生是有备而来,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有表现欲望,所以会踊跃回答。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了。另外在提问时要适当增加难度,让学生从中选择答案,并说出理由,这样会加深学会的同学的理解,同时也让有困惑的同学解惑。再者,预习之后的课堂,应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教师要精讲,腾出时间让学生多练。预习好的学生,学会的学生作业可以在课堂上完成,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对于预习不到位,学得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这些学生身上多花时间与精力。让这些学生自己说出疑惑,教师也有充足的时间做个别辅导,为其释疑解惑。当然也可以由学得好的学生帮

4、助这些学困生,让学困生在感受到同学的友情的同时,更有一种没有预习好的羞愧,促其“长大”。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不能只局限于让他们吃饱,更要让他们吃好,或做为本节课的拓展,或做为下一节课的引入,可以出一些富于挑战性的题让他们独立思考,或让这些学生做一些具有难度的操作。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他们搭建创新平台。趁势而为,让他们把潜力发挥到极至。这样所有的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各有所获,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3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所开展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完成的。而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会思考、懂情感的生动活泼的学生,教师在备课

5、、上课时因充分考虑这些学生的变化因素。他们已经有了成功的预习,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在学生成功预习的基础上设计教案。在上课时就要构建与之变化相适应的教学架构。只有这样,因势而变,趁势而为,学生的预习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自主学习,自学不止。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需要。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终生受益!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