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处工作计划.doc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处工作计划.doc

ID:12658034

大小:15.9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8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处工作计划.doc_第1页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处工作计划.doc_第2页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处工作计划.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处工作计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处工作计划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和落实《中学德育大纲》为核心,围绕“立足规范创特色,着眼长远谋发展”的工作思路,立足教育本体,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德育的主动性、学术性和科学性,以保证其有效性,为我校德育工作走出一条自成教育特色加品牌的阳光之路而努力。 二、德育总体目标是: 、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尊敬师长、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学会做

2、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深化“自成教育”体系,完成教材编写工作。争取将自成教育体系创建为市级、省级特色。 德育分层目标: 初一年级:“自信—成功”教育 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按照自尊、自爱、自信的原则,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初二年级:“自强—成才”教育 在抓好养成教育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学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以管理促学风,同时做好待转化生的工作。使学生了解和确定正确的人生观

3、及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坚毅勇敢的心理品质和自我教育能力。 初三年级:“自律—成人”教育 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信念“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社会理想,确保每个毕业生以成功者的身份进入高一级学校。 三、工作思路 、树立一种意识:以生为本即以学生为主体。 2、抓住两条主线:抓学生的自成教育,抓班级常规管理。 3、突出三个重点:通过课堂教育熏陶学生良好的品德;通过常规管理促成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通过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四、主要工作举措

4、 、致力建设一支优秀的德育管理队伍。形成点、线、面三结合的学校德育教育空间,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①期初,组织班主任进行工作培训。学期中,举行了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让班主任做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学期末,开展班主任德育论文评选,评选优秀班主任,进行工作总结,对一学期班务工作回顾与展望。 ② 规范班主任工作职责:明确班主任日常规制度,由班主任牵头组织任科教师组成班德育工作小组,由级部牵头组织部分任科教师代表组成班德育工作小组,充分发挥共同管理的作用。 ③积极组织班主任读书会。 ④完善评

5、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采取树立校内先进典型、班主任经验交流等形式,重视校内班主任的培养工作,创造条件重点扶持一批为人师表、责任心强、育人工作富有成效的班主任脱颖而出,打造一批名班主任。 (2)、加强学生会干部、值周班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生自治作用 ①加大对学生会干部、值周班队伍的培训,充分发挥其监督检查作用,公正、公平的检查班级工作。 ②以学生会开展活动为主要载体,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前途理想教育。 ③值周班队伍每天对各班的卫生、纪律、学习、生活等各方面

6、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结果纳入到五星班级评比,通过评比调动各班的积极竞争,争创五星班级。 ④通过学生会干部的培训,努力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目标。 2、全面推行学生素质教育,把自成教育摆在首位 (1)开学初,各班切实加强入学教育,开展“培养好习惯 成就好人生”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规范伴我们成长”活动,认真学习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有章可循,有距可蹈,促使学生认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制度,建设良好的学风、校风。 (2)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 (3)加强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

7、学会感谢,学会回报。 (4)提倡保护环境,美化校园的“弯腰行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加强礼貌待人的教育,做到自觉遵守各种社会秩序,做好学生人品教育。 (6)加强了学生自我安全保护教育。通过专题讲座、校园广播、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栏等德育教育主阵地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以人为本,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校内环境,全方位育人。 (1)管理育人 为了提高德育实效,解决班会课被挤占现状,拟开展德育微课教育,暂定每周3次,每次8分钟。班主任老师要充分备课,提高效率,

8、提高班级管理时效性。 首先,提取微课程的“微”性(教学时间不长)、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德育需要)、生成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开发课程)与发散性(关注课后的多向延伸),促使其校本化,从而更好地彰显德育微课程的教育性,专题性、模块性与生成性。其次,提取学校德育中相对稳定的专题(例如仪式教育、礼仪教育),遴选阶段性德育重点(例如军训强调的纪律教育),插播德育热点(例如雷锋精神教育),形成相对完整的学校人格教育内容体系。突出教育专题中的核心价值,倡导发散性延伸,提倡多元评价,增强德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另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