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问题的设计

探究性问题的设计

ID:12365557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6

探究性问题的设计_第1页
探究性问题的设计_第2页
探究性问题的设计_第3页
探究性问题的设计_第4页
探究性问题的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性问题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上海市东新中学崔子建(上海市武宁路48号邮编200063联系电话52907609)内容提要:讨论是探究性教学常有的环节,围绕探究的主题选择开放性的问题、难度适宜的问题、结构不良的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可以激发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关键词:探究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围绕探究主题设计问题难度适宜问题结构不良问题探究性教学是当前化学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而讨论则成为探究性教学的必要内容,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讨论,讨论出解决的办法,根据讨论的办法进行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应用知

2、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设计一个合适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已经成为教学设计中需要认真思考的,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设计用于讨论的探究性问题。一、应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激起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讨论兴趣;通过开放性问题的合作讨论,使不同认知结构、不同风格的学生都有展示才能的机会和空间;开放性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缜密和全面。化学中的开放性问题主要有(1)使用多种方法制取某种物质:例如在学习硝酸的性质时,设计以Cu为原料,讨论制取Cu(NO3)2晶

3、体的各种方法。在学习卤素化合物的性质时,讨论以NaCl为原料制取盐酸的各种方法。在学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时,设计如何测定NaCl中混有Na2CO3以及测定Na2CO3%的问题让学生讨论。(2)实验方案的评价:由于评价标准的不同,评价的结果也不一样,所以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由于一个人不可能非常全面地从多维的角度去充分认识方案的优劣,但是通过合作讨论,使不同学生的评价方案的标准互补,使方案更为合理。如,以Cu为原料制取Cu(NO3)2的方案有:①Cu与稀硝酸反应制Cu(NO3)2②Cu与浓硝

4、酸反应制取Cu(NO3)2③Cu与O2先反应制取CuO,再用CuO与硝酸反应制取Cu(NO3)2④Cu与AgNO3反应制取Cu(NO3)2等方案中,哪个方案是最佳方案?指出每个方案的优缺点。(3)对事故、事件的处理或解释:如在学习“硫化氢的性质”时,以发生在重庆开县喷5出大量的硫化氢,造成243人死亡、2142人中毒住院治疗、65000名居民被紧急疏散为题讨论,如果你是现场的总指挥,该怎样处理呢?通过这一问题的讨论,使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应用H2S的性质去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H2S的性质。二、应

5、围绕要探究主题设计问题围绕探究主题去设计问题可以使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既能全面温故,也能努力利用旧知识探索出新知识,即利用旧知引出新知。如在做了氯化氢气体的喷泉实验后,讨论为什么会形成喷泉?还有哪些气体在酸碱性溶液中能够形成喷泉?通过这一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对喷泉实验的形成原理理解更加深刻,又能为今后遇到相似的问题提供学习的范例。又如为了复习中和滴定、测定气体的摩尔体积、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等几种实验方法,可以设计“如何测定NaCl中Na2CO3的含量”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学会使用以上不同的实验方

6、法解决问题,如果有的学生设计出的用不同的指示剂进行分步滴定Na2CO3的方法,教师对此方法的原理进行追问,可以使中和滴定的原理得到升华。围绕探究的主题还可以设计能够相互联系的、有梯度的、有序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有效地达成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如在学习“氯气的性质时”,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就可以总结出氯气的化学性质,(1)如果氯气泄漏该如何处置?使学生从不同侧面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和氯气能与水部分反应、与碱溶液反应的部分化学性质(2)将氯气通入到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7、中,溶液的红色褪去,对此有两种解释,一是氯气的漂白作用,二是通入的氯气使溶液的呈酸性使酚酞溶液变无色,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是氯气的漂白褪色还是与碱反应使溶液呈酸性而褪色?(3)由金属之间的相互置换反应给我们的启示,如何设计实验用氯气置换出溴和碘?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讨论,就可以较为全面地掌握了氯气的性质,强化了对氯气知识的理解,形成氯气的知识体系。三、应设计适宜难度的问题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应该是难易适度的,问题过易或过难都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5简单的问题只要通过回忆就可以从自己的头脑中直接提取出信息就可以

8、解决,根本不需讨论,这样的问题就不能作为讨论的问题,如在做过HCl的喷泉实验后,问此实验说明HCl是极易溶于水还是难溶于水就是不需讨论的问题,当然任何问题的难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人,或在不同的阶段难度是不同的,例如通过实验检验甲烷的纯度,对于初中或者高一的学生来说,可能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但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就不是成为问题了,那么多大难度的问题可以作为课堂上的探究讨论的问题呢,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