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镜下微创治疗老年性鼻出血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镜下微创治疗老年性鼻出血探析【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创治疗老年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对采用鼻内镜下治疗68例老年性鼻出血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6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18个月,2例高血压患者再次出血。结论鼻内镜微创治疗老年性鼻出血具有准确、迅速、方便、病痛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相对安全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吸引黏膜软骨刀;鼻出血;鼻内镜老年性鼻出血的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临床处理比较棘手。传统的前后鼻孔填塞治疗是有一定的疗效,但有盲目性及引发并发症的可能,为探讨优良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05年
2、1月至2008年3月采用鼻内镜、高频电刀、吸引黏膜软骨刀(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200720101139.0)联合凝血酶明胶海绵的微创治疗,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46例,女22例,年龄60~82岁,病程1~14d,均为单侧血;右侧42例,左侧36例。入院前曾在当地或本院行0~4次鼻腔填塞无效。鼻内镜检查发现出血点位于鼻中隔9例,中鼻甲4例,嗅裂区23例,中鼻道7例,下鼻甲20例,出血点不明5例;其中伴有严重鼻中隔偏曲10例,高血压38例,糖尿病7例。51.268例患者均行表面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在鼻内镜直视下,用吸
3、引黏膜软骨刀吸尽鼻腔内血性分泌物,用0.1%肾上腺素加1%丁卡因棉片作鼻腔黏膜表面麻醉,间隔5min共3次,边麻醉边检查,由前向后,由上向下,仔细检查鼻腔黏膜找到出血点,对于出血点暴露好的,用双极电凝止血;对于出血点暴露不好,双极电凝无法到达的,用吸引黏膜软骨刀(中段套有一次性输液器的橡皮管,只露出前端及后端,防止鼻腔非出血部位灼伤)一边吸尽出血部位的出血,一边用高频电刀(单极)通过吸引黏膜软骨刀间断电凝出血部位,直至活动性出血停止。鼻内镜下未能发现明确出血点,要对可疑出血点进行电凝烧灼。对于鼻中隔处出血,电凝时间不宜过长,避免造成鼻
4、中隔穿孔。电凝出血的创面用含凝血酶(200U/ml)明胶海绵覆盖止血,伴有其他系统疾病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2结果68例均治愈出院,随访6~18个月,2例高血压患者再次出血。无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发生。3讨论5老年人多合并其他疾病,全身情况差,对常规传统的前后鼻孔填塞止血方法难以接受和耐受,在填塞或抽取纱条过程中易出现虚脱、休克等,对其心理及生理造成极大伤害。大多数老年人鼻甲萎缩,鼻腔相对宽敞,易致干燥,使黏膜脱水,纤毛功能下降,血管脆性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可使血管硬化及收缩力差,使出血不能自止[1]。常规前后鼻孔
5、填塞多易造成黏膜损伤,局部疼痛,鼻腔、鼻窦感染,咽鼓管引流不畅等并发症。鼻内镜治疗鼻出血报道很多[2-5];笔者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结合凝血酶明胶海绵外敷创面,取得了良好结果。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具有以下优点:①鼻内镜可提供良好的照明获得清晰的术野,便于寻找出血点;②可在直视下电凝止血;③在吸引黏膜软骨刀的配合使用下,对活动性出血可以边吸引边电凝止血,提供了清洁的术野;④具有止血精确、到位的特点。普通吸引器管径粗,没有刀头。笔者行鼻中隔手术用吸引黏膜软骨刀具有很大优势,鼻中隔矫正术后不仅可使鼻中隔黏骨膜张力下降,而且可充分暴露出血部位,使
6、鼻腔填塞能有效进行,止血容易成功。凝血酶是一种局部外用止血药。据文献报告应用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6,7],仝进毅等[8]报告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剥离面渗血时采用凝血酶500U粉末局部喷洒后纱布压迫或凝血酶5005U生理盐水溶液明胶海绵浸泡后局部填塞止血效果优于单纯应用明胶海绵局部填塞。外用凝血酶的优点为[9]:①直接作用于出血病灶,部位准确;②无不良反应,无局部刺激,作用安全;③凝血酶形成的凝固膜对创面有保护作用,并有促进上皮细胞分裂,促进创面愈合。但使用凝血止血药物应慎重,否则易造成心脑血管意外[10]。凝血酶不引起再创伤,
7、保持湿润环境,预防填塞物与创口周围粘连鼻腔狭窄[11]。总之,在鼻内镜下利用吸引黏膜软骨刀结合凝血酶微创治疗鼻出血具有准确、迅速、方便、病痛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相对安全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JacksonKP,JacksonRT.Factorsassociatedwithactiverefractorepistaxis.ArchAtolaryngolHeadNeckSurg,1988,114:862.[2]杨大章,史冬雪,王中植.内窥镜在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中的应用.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6,31:54.[3]王胜国,
8、周本忠,孙敬武,等.鼻内镜在治疗鼻腔深部出血中的应用.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5,11(6):434-435.[4]李育广,宋小平.鼻内镜下鼻出血的治疗.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6,13(4):2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