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306286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1
《高考复习策略之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辨明关系准确立意——关系型话题作文备考策略关系型话题作文从2003年诞生以来,就备受大家的关注和好评。在2004的高考备考复习中,各地的模拟试卷上就不时出现关系型话题作文,如三月广州一模的“和而不同”和五月深圳二模“主动与被动”。到2004年高考中,全国十五套考题就有十套选用关系型话题作文。2005年选用这种作文题型的比例虽有所下降,但仍有五套以上作文题目选用这种题型,其中全国卷三套都选用关系型话题作文形式。由此可见,关系型话题作文是近年考试的热点。对此,我们在备考作文时,对这类作文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关系型话题作文,不少考生倍感头痛,心存畏惧,认为如此话题写作太难,主要
2、原因是立意容易跑题、偏题。这都是因为不了解关系型话题作文及其关系的缘故。关系型话题,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由这种话题构成的作文题目就是关系型话题作文。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问关系。如“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铭记与忘记”等。就拿高中语文第二册教材中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来说,其文题就可以看成是一个典型的话题,行文过程中作者就很好地兼顾了“我”与“地坛”这两个要素:一方面具体描述了“我”在地坛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另一方面又深刻地交代了“地坛”给我的人生感悟,使我完成了生命
3、意义的思考,让我走出了人生的低谷、鼓足了生命的勇气,从而揭示了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即“地坛是我的精神家园”。由于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关系的开放性、多维性,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先辨明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间的关系。那么,该怎样辨明关系,作到准确立意呢?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1.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亦称“无此无彼式”。如“平凡与伟大”这个话题,可立意为:没有“平凡”也就不会有“伟大”;平凡蕴育伟大,伟大源自平凡,我们只有从平凡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再如2005年全国
4、卷一的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细加审题,不难发现:话题的两个要素是对立统一的,同时又是互为因果联系的,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只要我们能正确透析出两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就不难构建出符合话题的作文来。2.是非取舍关系就是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并作出选择。亦称“有此无彼式”。如“自尊与虚荣”这个话题,可立意为:提倡自尊自爱,反对追求虚荣。再如“空谈与实干”这个话题,可立意为:不尚空谈,注重实干。再如2005年全国卷三的话题“铭记与忘记”,可立意为:在体现人文精神和彰显时代主题的今天,我们要用正确而科学的态度去
5、对待历史和现实,什么该记,什么该忘,要把关爱铭刻在心,让怨恨随风而去,倡导人与人之间相互包容,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3.并非绝对关系就是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辨证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亦称“有此未必有彼式”。如“机遇与成功”这个话题,可立意为:成功来自机遇的挑战:但有机遇不一定都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来自机遇。再如2003年全国卷的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可立意为:从正面看,感情越亲,对事物的认知就越准确,由此可谈及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真挚的感情引导健康的审美意识(爱憎分明),所谓“情人眼
6、里出西施”、“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从反面看,感情越亲,对事物的认知就越不准确,由此可谈及任人唯亲、偏信则暗、徇情枉法、有失公允和恨乌及屋等,所谓“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衰亡也”;从全面看,感情有亲有疏,但一个人不能以感情来左右对事物的认知,更不能受其影响。4.并列共存关系就是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平列的关系,几个要素互相联系,可以同时并存。亦称“有此有彼式”。如“和而不同”这个话题,可立意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再如2004年全国卷一
7、的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可立意为:二者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在写作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面兼顾,不可偏执一方,既要相信自己,又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再如2005年江苏卷的话题“凤头、猪肚、豹尾”,可立意为:在人生和事业上,有三步走——良好的开头、充实富有的人生、有声有色的总结。5.主客关系就是指话题的两个概念中有一个是主体(往往是人),一个是客体(往往是物),写作这类文章时,要学会以主体来驾驭客体,可记叙、议论和说明。或写自己如何驾驭客体的行为,或谈自己对客体的认识和理解,目的就是写清主体与客体的内在关系。写作时一定要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