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攻击行为干预矫正策略

儿童攻击行为干预矫正策略

ID:11287951

大小:34.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1

儿童攻击行为干预矫正策略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儿童攻击行为干预矫正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儿童攻击行为干预矫正策略【摘要】攻击行为,亦称侵犯行为,是针对他人做出以直接或间接的伤害,包括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为目的的一切行为。攻击行为普遍存在于儿童之间,阻碍了儿童的社会性、个性以及认知的发展,严重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多种,既有生物学因素,又有家庭、学校、社会文化传统和大众传媒等社会因素,还有个体认知因素等。因此,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矫正策略可以从认知训练,情绪宣泄,意志培养和行为干预等四个方面入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干预和矫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关键词】儿

2、童,攻击行为,影响因素,干预策略【中图分类号】R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8-0650-031引言12对攻击行为的研究历时近百年,但迄今为止对其并无统一定义。心理学中对攻击行为的界定,主要是以行为的解剖学性质、行为的前提条件、行为的后果和观察者对行为所作的社会判断这四个方面为基础,对应的有四种对攻击行为各有偏重同时各有不足的定义[1]。现代心理学认为攻击行为是指以敌意的行动伤害别人或破坏物体的一切行为,从操作意义上讲是指由于个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人为的压制

3、和剥夺而产生愤怒、不满等情绪,导致的抗争、发泄、报复的行为。劳伦茨(Lorentz)和雷斯(Reise)把攻击分为情感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2]。儿童攻击行为是指儿童“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3]。儿童攻击行为一般表现有三种:一是直接攻击行为:直接的踢、打、推搡、威胁、戏弄、欺侮、吓唬、报复他人或破坏他人物品、干扰他人活动的行为,是面对面的冲突行为;二是投射攻击行为:因愤怒、生气而破坏物品,造成紧张气氛,影响他人情绪情感的投射行为。如心情不好时摔东西,考试考得不好时撕考试卷子;三

4、是间接攻击行为:与面对面的冲突相对应,采取有一定隐蔽性的攻击行为。如背后说同学的坏话、讽刺挖苦成绩好的同学,挑拨同学之间的关系等。12攻击行为在儿童身上表现得较为频繁,是一种常见的比较典型的不良社会行为。调查发现儿童在评价同伴时,对同伴的欢迎程度和其攻击水平相关联:好攻击的学生同伴评价低,被群体拒绝,不攻击的学生被群体欢迎,同伴关系较融洽。[4]攻击性强的儿童长大成人后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大多与家人、同事关系紧张。无干预的攻击行为的发展的最终结果是暴力行为,严重的导致犯罪,对社会的安全保障和稳定

5、产生恶劣影响。攻击行为频繁发生的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不利影响。有攻击行为的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招来更多的攻击而成为被攻击者,这势必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加剧;而本身不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在频频受到攻击的情况下,要么会产生悲观厌世的消极情绪,要么奋起反击而成为一个具有攻击行为的人,从而可能导致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儿童以后出现暴力行为的发生率增高。因此,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对其不良行为进行干预矫正,对儿童的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对学校树立良好学风以及社会的长远安定都有重要意义。

6、2儿童攻击行为的成因儿童发生攻击性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总体上说,它是在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和发展,同时又受儿童自身认知水平的制约。2.1生物学因素12许多研究显示,少部分儿童之所以出现频繁的攻击行为,可能与大脑两半球均衡性发展与协同功能都较低有关[2]。攻击型儿童的父母有73.7%的性格上有性急好动的特点。因此,不能排除先天神经类型和遗传因素的影响[5]。其次,体质因素在儿童攻击行为中有较明显的表现。如男孩的攻击行为比女孩发生得多而强,体格壮的儿童比体格弱的儿童的攻击行为亦发生得多

7、而强。另外,有研究表明性激素也影响着男女攻击行为的产生和表现[2]。由于男孩体内含有较多雄性激素,一般认为男孩比女孩具有更强的攻击性,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言语攻击居多[6]。2.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社会文化传统、大众媒体等。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最基本动因,对儿童早期行为的塑造起着关键性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情感氛围是影响儿童的攻击性的两条主要途径。有的父母认为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要使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上立足,从小就要培养孩子不能吃亏的意识,有的家长还教孩子攻击

8、别人。这种态度,教会或进一步强化了孩子的错误行为,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社会化,容易形成他们将来的反社会型人格[7]。家庭的情感氛围也影响着儿童的攻击行为。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冲突不断或者父母离异等,这种不良的亲子关系和婚姻上的冲突往往使些儿童带有情绪障碍和大量行为问题,包括攻击行为。现在很多父母在外打工,孩子交给家里的爷爷奶奶抚养,而由于老年人对孩子一般较为宠溺或文化水平不高,导致孩子处于一种无人管教的状态,也容易造成儿童的攻击行为增加且得不到合理的教导。12学校在儿童行为社会化的过程中起主导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