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239217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初中数学入门教学小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入门教学小议 摘要: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正处于转变之中,初一数学教学必须十分重视与小学知识的衔接,让知识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相结合,使学生逐步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平面几何是新开设的课程,加上它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和严密性,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抓好初中数学入门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入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189-01 从小学进入初中,有的学生发现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差别较大,如果不让学生及时体会到初中数学的乐趣,就会造成学生学习动力的丧
2、失,因此,如何搞好初中数学入门教学,应该是每位初一教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1.做好教法衔接,提高思维能力 因为小学与初中知识的深广度不同,教师教学的方法也不一样,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地适应初中学习的转变,教法的衔接与过渡都很重要,因此,在教学中以精讲巧练为主,辅之以直观教学,注意有计划地逐步改变教法,使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和发展。注意基本概念、性质和法则的教学。把着眼点放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在小学阶段,学生习惯于依运算法则和性质列式计算,而对紧扣概念、法则和性质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尚未形成。在初一讲新概念、性质和法则时,注意实例、文字叙述和字母表示三者有机结合,逐步引导他们
3、以实例归纳概括,从文字叙述向字母表示转化,并指导他们紧扣概念思考问题。如讲绝对值的意义时,可通过实例发现规律,并从文字叙述向字母表达转化,使学生比较顺利地通过初一这一难点和重点。经常复习旧知识,做到前后连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小,遗忘快的特点,注意瞻前顾后,让学生温故知新,这样逐步深入,不断反复,不但加深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而且逐步增强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和继续学习的欲望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实如此。只有有效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将学生引入初中数学的大门。学生一拿到七年级数学课本,既感到陌生,又感到新奇。意味着一个
4、全新的数学世界将向自己展开。就编者意图来讲,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该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有趣的数学问题、科学家的生平史料等内容,让学生在极其轻松的气氛中,与数学交朋友,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和继续学习的欲望。 3.就教师来讲,我认为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建构对数学的认识。如何实现这一点呢?下面就我教华师版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谈谈自己的做法,以期抛砖引玉。导图通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向我们展示了"大干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这一句话就让我费尽心思。因为你的动画片
5、制作中既要体现出宇宙之大,它的浩繁无际;要体现出粒子之微,它的细微精巧;火箭之速,它的运动之快;化工之巧,它的巧夺天工;地球之变,它的建设变迁;生物之谜,它的奥妙无穷;日用之繁,它的繁杂多样。还要让学生能浅显地找出其中隐藏着数学的贡献,真让人煞费心机。经过自己的精心备课,静止的图片动了起来,枯燥的东西活了起来,在学生的一片欢呼,一阵新奇之中,数学世界向他们敞开了大门。接下来是"1.1与数学交朋友"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之中?有人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它也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例如,通过让学生画三角形、方块和圆,再让学生用剪刀剪出或用七巧板拼出各种美丽的图
6、案,或者用纸折出小鸟、小船等各种形状的玩具……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提出:这些图案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这样,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如果说这些主要是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迎合了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突出了新课程的实践性,那么阅读材料的教学则通过介绍数学家的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人门教学中,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培
7、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1培养阅读习惯。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对学生提出阅读要求,如前面教学阅读材料数学家的事故时,提出:华罗庚当时的读书环境与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比较谁优谁劣?我们从华罗庚身上学到了什么?视数学为生命的陈景润克服了哪些困难.在数学上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少年高斯是怎样思考的?阅读中应注意哪些?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