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研究现状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研究现状

ID:1120214

大小:425.7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07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研究现状_第1页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研究现状_第2页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研究现状_第3页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研究现状_第4页
资源描述: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研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3年6月第23卷第3期JournalofOralandMaxillofacialSurgeryVol.23No.3June,2013·225··综述·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研究现状李佳玮(综述)蔡协艺(审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11)[关键词]颌面部;感染;蜂窝织炎;病原菌[中图分类号]R78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4979(2013)03-0225-04doi:10.3969/j.issn.1005-4979.2013.03.017AdvancesofMicr

2、obiologyinOralandMaxillofacialSpaceInfectionLIJia-wei,CAIXie-yi(DepartmentofOralandMaxillofacialSurgery,theNinthPeople’sHospital,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CollegeofStomatology,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KeyLaboratoryofStomatology,Shanghai200011,China)[Keywords]maxillofaci

3、al;infection;cellulitis;etiology感染是一种古老的疾病,17世纪初对人类疾病要的病因。近10年来,文献报道的牙源性感染导致病死率的统计中,牙源性感染较高的病死率就引起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比例为55%~72%[2-3]。Yuvaraj了人们的重视。20世纪初期,口腔颌面部的感染疾等[3]认为下颌第一磨牙是最主要的病灶牙。而Storoe病病死率在10%~40%,当时的常见病原菌为革兰等[4]比较了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引发间隙感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随着20世纪20年染的病灶牙,发现90年代以下颌磨牙居多,80年代代抗生素的发明与应用,口腔颌面部感染所致的

4、严上颌后牙的比例较大。但总体来看,下颌磨牙是牙重并发症及病死率大幅下降。但文献报道,近20年源性间隙感染的最常见罹患牙。开放的根管是细菌来由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所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又有进入牙槽骨并最终达到颌面部各间隙的主要途径。增多的趋势,如呼吸道梗阻、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在Sánchez等[5]的研究中,有33.8%的间隙感染由严心包炎、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脓毒血症或重的深龋引起,是间隙感染病因的第一位,其他牙败血症等,严重危及患者生命[1-2]源性感染的病因依次为:拔牙后感染、冠周炎扩散、。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滥用抗生素、菌群迁移或未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牙髓治疗后并发症、种植牙周围炎以

5、及囊肿等。相关。本文就当今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种1.2腺源性感染类及耐药结果等进行总结。儿童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主要来源则是腺源性感染。根据国内报道,在儿童间隙感染中约65%源1感染来源于腺源性感染[6][7]的报道中也提及,腺。Bladassari等1.1牙源性感染源性感染常见于儿童,并可能导致严重颌面颈部脓牙源性感染是成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最主肿。1.3院内感染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耐药菌株,长收稿日期:2012-10-17作者简介:李佳玮(1987—),女,江苏苏州人,硕士研究生.期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几率也在不断增加,近几年E-mail:joycelee1218@gmail

6、.com国内医院院内感染率已上升至8.4%[8]通信作者:蔡协艺,副主任医师.E-mail:caixieyi27@126.com,但回顾国内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3年6月第23卷第3期·226·JournalofOralandMaxillofacialSurgeryVol.23No.3June,2013外近几年文献,没有由于院内感染而引起的颌面部厌氧菌是人体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广泛存在间隙感染的报道。于人体皮肤及腔道的深部和黏膜表面,在组织缺血、坏死,或需氧菌感染的情况下,局部组织氧浓度2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常见病原菌降低,即可发生厌氧菌感染。由于厌氧菌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其检出率常低于

7、实际的感染率[14]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兰阳性球菌是口腔颌面。分离部间隙感染主要检出细菌,虽然近20年来,文献报培养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厌氧菌的检出率上升到现道的主要检出细菌仍为革兰阳性球菌,但革兰阴性在的60%~75%,有明显提高。杆菌的检出比例有所增加。以下按需氧菌和厌氧菌厌氧链球菌、普氏菌及梭杆菌是牙源性感染中对目前常见的病原菌进行总结。最易被检出的厌氧菌[3,16][3]报道颌面部间。Yuvaraj等2.1需氧菌隙感染中单纯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