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

探讨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

ID:11153933

大小: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探讨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_第1页
探讨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_第2页
探讨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_第3页
探讨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_第4页
探讨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哲学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之辩”深化和发展成“理欲之辩”,把义利、理欲、公私推到了截然对立的两个极端,认为,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这种情况直到清代才有所转变。清代颜元将董仲舒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改成“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意思是说,义与利都要,不可或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摘要: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属于不同的哲学范式,具有不同的哲学内涵,不

2、能以“哲学只有一个”为理据,把近代以来的欧洲哲学(或者将其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作为唯一的哲学范式,因而不承认非西方的民族有哲学。西方哲学比较关注语言和逻辑思维,中国传统哲学比较关注政治和人生。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内容庞杂,这里只着重介绍其中六个特色论点:形神论、人性论、义利观、心力论、知行观和历史观。  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人性论  :A:1002—2589(2010)23—0125—03  收稿日期:2010-04-28  简介:花跃奎(1963-),男,江苏沭阳人,副教授,从事哲学、文化学与伦理学研究。    中国

3、自古即有哲学,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易经》中就包含了丰富的辩证统一和对立转化思想,以后历经演变,直至明清,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有些学者以“哲学只有一个”为理据,把近代以来的欧洲哲学(或者将其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作为唯一的哲学范式,因而不承认非西方的民族有哲学。其实,不仅中国古代有哲学,其他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自己的哲学,古代中国、印度、希腊的哲学是其中的典型。当然,中国古代与西方缺乏交流,缺少对话,中国传统哲学是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下形成的,因而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独特内涵和思维特征。本文着重探讨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内容。

4、  一、形神论  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一样,很早就重视对鬼神的研究,形成了形神论。形,肉体;神,鬼魂,精神,死后即鬼神。我国先人在这个理由上主要有三种观点:(1)相信有鬼神。例如,墨子认为鬼神不仅存在,而且能对人间的善恶予以赏罚,这是墨子的一个重要理论。他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由写论文的好帮手.zbjy.提供,.在《明鬼》一书中列举古代的传闻、古代圣王对祭祀的重视以及古籍的有关记述,以证明鬼神的存在和灵验。(2)不信有鬼神。战国时的荀子、东汉时的王充、南朝时的范缜等都不相信有鬼神存在。荀子说:凡人们认为有鬼,必定是在精神恍惚、心智不

5、清的时候留下的印象。王充否认人死后可以变鬼的观念:“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鬼?”范缜提出“形神相即”、“形质神用”的命题,说明形神是一体的,不可分的,形是神的主体,神是形的功能和作用。(3)怀疑有鬼神。例如,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鬼神迷信盛行,他不敢触动众怒,所以当他的学生子路问他怎样事俸鬼时,他只好圆滑地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所以孔子“不语怪力乱神”。  马克思主义认为,鬼神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错误的、虚幻的反映,其实根本不存在鬼神。马克思说:“古代各民族是在幻想中、神话中经历了

6、自己的史前时期”[1]。古人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对自然界的一些毁灭性力量产生恐惧感,于是臆想出一些自然神和人格神来保护人类,最原始的神就是这样产生的。不仅是古代,就是在当今世界的某些落后民族中,出于对自然力的恐惧,仍然在不断地制造出新的神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从生理学角度对鬼神理由进行了探讨,认为古人由于不了解人体的构造,又受梦中景象的影响,才产生了灵魂不死的鬼神观念,其实根本不存在鬼神。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类希望长寿,惧怕死亡,于是把人的死亡看成只是肉体的死亡,灵魂将以另一种方式即鬼神的方式活着,人并未真正彻底死亡,生命并未

7、彻底消失,这实际上是对人的终极关怀的一种深思。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人类希望光明,惧怕黑暗,如果把人置于极端黑暗的环境中,就会产生幻视,产生鬼神等虚幻影像。例如,心理学上著名的黑箱实验。  二、人性论  人性理由是中西哲学的一个共同话题。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人性理由的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道德层面,讨论人性的善恶和高下理由。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观点:(1)性善论。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性人物,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四个“善端”是人求得仁、义、礼、智这四个“善性”的潜在素质。(2

8、)性恶论。荀子力主性恶说。荀子所谓的“性”是指人的自然天性,也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欲望。他认为,如果人毫无节制地追求这种自然天性的满足,必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因而主张人性恶。(3)人性无善无恶论。这种人性观主要体现在告子和道家的思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