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学视角下的斯坦纳译者主体观——以《吉檀迦利》为例谈译者主体性研究

阐释学视角下的斯坦纳译者主体观——以《吉檀迦利》为例谈译者主体性研究

ID:11152397

大小:3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阐释学视角下的斯坦纳译者主体观——以《吉檀迦利》为例谈译者主体性研究_第1页
阐释学视角下的斯坦纳译者主体观——以《吉檀迦利》为例谈译者主体性研究_第2页
阐释学视角下的斯坦纳译者主体观——以《吉檀迦利》为例谈译者主体性研究_第3页
阐释学视角下的斯坦纳译者主体观——以《吉檀迦利》为例谈译者主体性研究_第4页
阐释学视角下的斯坦纳译者主体观——以《吉檀迦利》为例谈译者主体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阐释学视角下的斯坦纳译者主体观——以《吉檀迦利》为例谈译者主体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阐释学视角下的斯坦纳译者主体观——以《吉檀迦利》为例谈译者主体性研究阐释学视角下的斯坦纳译者主体观——以《吉檀迦利》为例谈译者主体性研究阐释学视角下的斯坦纳译者主体观——以《吉檀迦利》为例谈译者主体性研究阐释学视角下的斯坦纳译者主体观——以《吉檀迦利》为例谈译者主体性研究科技信息.人文社科阐释学顽角下酗靳坦纳译者主体颜以《吉檀迦利》为例谈译者主体性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2007级研究生邹红梅[摘要]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往往容易忽略译者的主体性地位.本文试从哲学阐释学理论出发,探讨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

2、以关注和审视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关键词】阐释学乔治?斯坦纳译者主体性一,引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中,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往往得不到重视或完全被忽略.译者往往被看作是”传声筒”,原作的“奴隶”,”媒婆”或”带着镣铐的舞者”等等.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研究视野的不断扩大,”译学研究悄悄地经历了’语言——文化——人’的转变,完成了一次由本体到主体,由一元到多元的跨越”(袁莉:2003:75).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视角众多,阐释学便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视角之一.哲学阐释学是一种人文科学方

3、法论,其主要针对人文艺术作品进行理解与阐释.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对原作进行理解与解读.鉴于此,阐释学理论对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乔治?斯坦纳认为,翻译的阐释学即”对翻译文本的理解”.他以阐释学为基础,提出了翻泽活动的四个步骤,彰显了译者作为原作阐释者的主观能动性.二,哲学阐释学基本理论阐释学(Hermenemics)--词源于希腊神话中神的使者赫尔默斯(Her—rues),传说他是传达,解释神的旨意的信使.经历漫长的发展,到了20世纪60年代,阐释学作为一种人文科学方法论在西方广

4、泛流行开来.阐释学聚焦于语言和意义.”神学阐释学——古典阐释学——一般阐释学——本体阐释学的演变反映了阐释学趋近主体关注的发展”(唐培:2003:68).代表人物主要有”古典阐释学”的施莱尔马赫fFlSchleiemm—cher)和狄尔泰(w.Dilthey)以及”本体阐释学”的海德格尔(M.Heidegger)和伽达默尔fH_G.Gadamer).施莱尔马赫确定了阐释学的基本范畴为”对文本的解释和说明”,而”阐释学之父”狄尔泰进一步将阐释学从解释历史文本的学问上升为一种人文科学的哲学方法论.到了”本体阐释

5、学”,主体参与介入了阐释学.伽达默尔提出理解行为具有”前结构”,他强调理解的历史性和有限胜.而理解的历史性构成了人们的”偏见”.人们无法超越历史时空的限制去客观地理解需要理解的对象.理解活动是个人视域和文本的历史视域不断融合,形成新的视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创新的过程.三,乔治?斯坦纳的翻译阐释学“阐释学主要涉及理解,意义以及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而翻译是理解与表达的双向过程,译者首先是作为原文本的读者,先有译者自身对原文本的理解,阐释,才有译本的诞生,这就为阐释学引入翻译提供了理论与逻

6、辑上的契机”(裘姬新:2005:70).英国翻译理论家斯坦纳率先将阐释学引入翻译研究领域,构建了阐释学的翻译理论.他于1957年出版的《通天塔之后》被誉为”里程碑式的着作”和”二战后翻译理论界影响最为广泛的权威性理论着作”.在该着作中.他提出了”理解即翻译”的阐释翻译观.该论断的阐释学意义在于”指出了解释是翻译的普遍特征,理解和解释问题即是译者最关注的根本问题”(王凯凤,张丽:2007:76).”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阐释的过程就是感同身受,将作者的前理解和思想感受化为自己的前理解和感受,达到与作者创作心理的融

7、合”(吴志萌:2005:72).斯坦纳认为,语言处于永久的变化之中,在语言的共时性和历时眭中,阐释和翻译活动贯穿始终.语言的历时性导致了理解的历史性.阐释的主体(渎者或接受者)与客体(文本)(在翻译过程中即指译者与原作文本)都内在地嵌于历史之中,受到历史性的局限.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对于文本的阐释与解读不尽相同.在《通天塔之后》一书中,斯坦纳提出了阐释学分析的四个翻译步骤:信赖(tins0,侵入(aggression),吸收(import)和补偿(compensation1(SteinerG:2001:114

8、).可以说,这四个翻译步骤的提出,标志着翻译阐释学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四,译者主体性与斯坦纳的翻译阐释学四步骤何为译者主体性?长期以来,翻译界对译者主体性的界定比较模糊.侯林平在其文章中归纳了国内几种对译者主体性的界定.他概括的第三种观点比较全面:”译者主体性是从译者与文本,原文读者和译文一88一读者的关系中规定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属性.一方面认为文本,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是译者主体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