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关于谢灵运诗歌评价之考证

《诗品》关于谢灵运诗歌评价之考证

ID:10765740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诗品》关于谢灵运诗歌评价之考证_第1页
《诗品》关于谢灵运诗歌评价之考证_第2页
《诗品》关于谢灵运诗歌评价之考证_第3页
《诗品》关于谢灵运诗歌评价之考证_第4页
《诗品》关于谢灵运诗歌评价之考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品》关于谢灵运诗歌评价之考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诗品》关于谢灵运诗歌评价之考证内容摘要:钟嵘在《诗品·宋临川太守谢灵运》一条曾这样评价谢灵运之诗:“丽典新声”。然而,此处“丽典新声”之“典”是否为“典”字或为“曲”字及其意义,在古今不同研究者的视野中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从钟嵘《诗品》与谢灵运诗歌文本入手,结合历代研究者之不同声音,试对“丽典新声”之意义进行分析。钟嵘在《诗品》中这样评价谢灵运的诗歌创作:其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芜为累。嵘谓若人学多才博,寓目辄书,内无乏思,外无遗物,其繁富,宜哉!然名章迥句,处

2、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其中“丽典新声,络绎奔发”之“典”多数研究者将其视作名词——典故。而宋代何汶则在《竹庄诗话》改“丽典”为“丽曲”。徐复《诗品校记》中说:“《御览》引‘丽典’作‘妙曲’。盖‘曲’字讹为‘典’,因并改‘妙’为‘丽’字耳。”高松亨明《钟嵘诗品校勘》中认为“‘曲’5字似是。”在曹旭的《诗品集注》中认同并采纳了“典”为“曲”字的观点。认为此处“曲”字是可以入乐的韵文,此指五言诗。而与“丽典”相承相应的就是后面的“新声”。并指出在陆云《

3、与兄平原书》中“古今之能为新声绝曲者,无右过兄”就是与之相类的表达。在《文心雕龙·明诗篇》、《总述篇》均见其例。而钟嵘“丽曲新声”一词语本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清辞丽曲,时发乎篇”,故认为是“曲”字讹为“典”字。而韩国学者李光哲在他的著作《谢灵运诗用典考论》中则力图证明此处一“典”字乃名词典故之意,而与之对偶的“新声”则是“辞必穷力而追新”之“新辞”之意。他认为:“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所使用的都是最精练的语言,尤其是诗歌,是由千锤百炼的句子所构成。所以不同作家的作品之间,若共有同一字句或意境,

4、可算是很重要的共同点。谢灵运很用功地学习前人的文学成果,不断地搜集前人作品,在写作诗歌时,也刻意地引用前人字句或意境,在他的诗章里,典故出现的数目十分惊人,绝非偶尔引用,这个现象,说明了前人作品对谢灵运诗风形成的影响。”]的确,谢灵运自己在其《山居赋》中写道:“嗟夫六艺以宣圣教,九流以判贤徒,国史以载前纪,家传以申世模,篇章以陈美刺,论难以核有无……或平生之所游览,并于今而奔诸。”可以见得,他的文章创作是深受前人精华滋养的。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也这样记载:“少好学,博览群书。”而钟嵘《诗品序》则

5、称:“至于谢客集诗,逢诗辄取。”可见“在‘辞必穷力而追新’5(《文心雕龙·明诗篇》)的时代风尚里,谢灵运能够得到‘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的美誉,多少是由于‘无一字无本处率意自撰’的惨澹经营之故。换言之,其尽力刻意地用典,就是谢灵运能创造出新词的一大能源。他在诗歌里,大幅大量地引用前人字句与意境,或赋予新意,或镕制出新的意境。”笔者统计“典”和“曲”在钟嵘《诗品》中出现的频率,除却专有名词,”典”字在《诗品》中还出现了三次,而“曲”不曾在《诗品》他处出现过。三个“典”字分别为:其一,

6、《诗品序》中,“永嘉时,贵黄、老,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这里的“典”字作形容词,“平典”意为平淡典则。其二,在“晋记室左思诗”一条,“其源出于公幹。文典以怨,颇为清切,得讽谕之致。虽浅于陆机,而深于潘岳。谢康乐常言:‘左太冲诗,潘安仁诗,古今难比。’”此处的“典”二家本作“典雅”,很明显也是文辞典则之意。而左思以《咏史》名,在曹旭的《诗品集注》中这样注解:“此处指左思《咏史》以史实典事抒胸臆,刺怨情,颇

7、得风人讽咏之旨。”并引许文雨《钟嵘诗品讲疏》:“按,太冲《咏史》云:‘卓牢观群书’5,则其典可知。”引张玉毂《古诗赏析》:“太冲《咏史》除非呆衍史事,特借史事以咏己之怀抱。或先述己意而以史事证之,或先述史事而以己意断之,或止述己意而以史事暗含,或止述史事而以己意默寓。”可见此处的“典”不仅有典则之意,还包含着长于用典之意。其三,在“魏仓曹属阮瑀,晋顿丘太守欧阳建,晋文学应玚,晋中书令嵇含,晋河内太守阮侃,晋侍中嵇绍,晋黄门枣据”一条,“元瑜、坚石七君诗,并平典不失古体。大检似,而二嵇微优矣。”这里的

8、“平典”同《诗品序》中的“平典”相同,都是平实典则之意。胡应麟《诗薮》评阮瑀:“古诗自质,然甚文。自直,然甚厚。”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枣据:“古健朴老,甚近魏人。”陈延杰《诗品注》中认为这些诗人:“类皆平典而近古体者。”可以见得,这里的“典”含有一种古朴老健之意。综上可以看出,如就在《诗品》中出现的频率即作者用字习惯而言,原句为“丽典新声”可能性较大。一“典”字在《诗品》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形容词出现,皆是平实典则之意,但又分别包含着“善用典事”和“古朴老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