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_谢灵运诗歌对偶比较研究_景浩

曹植_谢灵运诗歌对偶比较研究_景浩

ID:17856240

大小:1.38 M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7

曹植_谢灵运诗歌对偶比较研究_景浩_第1页
曹植_谢灵运诗歌对偶比较研究_景浩_第2页
曹植_谢灵运诗歌对偶比较研究_景浩_第3页
资源描述:

《曹植_谢灵运诗歌对偶比较研究_景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4年11月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Nov.,2014第27卷第4期JournalofShanxiCoal-MiningAdministratorsCollegeVol.27No.4·社会科学研究·曹植、谢灵运诗歌对偶比较研究景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北京102488)【摘要】大量运用对偶是曹植、谢灵运诗歌的共同艺术特色。但二者在句法结构、工整程度、骈化比例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有时代思潮的影响,也是诗歌语言自然发展的结果。此外,这种差异也给他们的诗歌风貌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通过对二者比较,可以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曹植、谢灵运的诗歌艺术特色。并进一步认识

2、语言、文学这两门不同学科间的关系。【关键词】诗歌曹植谢灵运对偶【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881(2014)04-0202-02大量运用对偶是曹植、谢灵运诗歌的一大艺术通过上表,可以发现,曹植的对偶句均是单一特色。历代著述对此多有论及,如“康乐放荡,作体不的主谓结构,句子内部以动词为中心,各成分之间[1]变首尾。”“自扬、马、张、蔡,崇盛丽辞,如宋画吴冶,次序谨然,系连严密。如“秋兰披长阪,朱华冒绿刻形镂法,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至魏池。”“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全是线形的主—[2]晋群才,析句弥密,联字合趣,剖毫

3、析厘。”“曹植的谓—宾结构;谢灵运的诗句,虽然也是主谓结构,却觉醒,表现在他对语言文字特色的反省和把握上。也发生了以下数种变化:一,一句之中出现了两个并就是说,从曹植起,诗人们开始自觉地注重诗歌的对列的主谓结构,如第十二例;二,句子谓语不再仅由[3]偶、铺排和雕饰。”然曹、谢即分处不同时代,又各为动词充当。如第十三例中的“丹”、“阴”,十二例中的诗歌大宗,故对偶在其诗歌中的运用既有语言发展“连绵”,都是形容词作谓语;三,词的语法功能增阶段的不同,又有个人创作倾向的差异,比较这种差强,如“惊急”、“参差”、“澹”、“敛”、“团栾”、“深沉”、异,并研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4、,不仅关乎修辞形态“清浅”都是形容词,却放到了名词的语法位置在句的研究,更可一窥魏晋诗歌的嬗变。子中充当主语。这三种不同说明,谢诗的对偶句呈一现一种更为复杂的语法形态,单一的线形主谓结构曹、谢二人在对偶方面有两个差异:首先,从句被并列结构替换,句子内部的语法关系也变得离法角度出发,谢诗的对偶句比曹植更加丰富、复杂。散、灵活。选取典型例证列表如下:其次,从修辞形态上讲,谢灵运远较曹植工整。篇名例句篇名例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同字入对的现象在谢公宴秋兰披长阪,朱华冒绿池。过始宁墅岩峭岭稠迭,州萦渚诗中基本没有,在曹诗中却反复出现。选取典型例连绵。晓霜枫叶丹,夕曛岚证

5、如下:赠徐干春鸠鸣飞栋,流飙激棂轩。晚出西射气阴。野旷沙岸净,天高秋(1)有子月经天,无子若流星。(《送应氏诗二首》)赠丁仪凝霜依玉阶,清风飘飞阁。初去郡月明。春晚绿野秀,岩高白(2)披我丹霞衣,袭我素霓裳。(《圣皇篇》)斗鸡挥羽邀清风,悍目发朱光。入彭蠡湖云屯。(3)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七步诗》)涧委水屡迷,林逥岩赠王粲树木发春华,清池邀长流。登绿嶂山愈密。(4)秋岸澄夕阳,火旻团朝露(《永初三年七月说明:一,表格左侧为曹植诗句,右侧为谢灵运诗句;二,本表格采用的底本分别为赵幼文的《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十六日之郡初发都》)1984年出版。顾绍柏的《谢

6、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5)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登池上楼》)出版;三,为使表格整齐划一,部分诗篇名称简写。如《晚出西射堂》简写为《晚出西射》。前三例是曹植的诗,每例均有同字相对的现收稿日期:2014-09-05作者简介:景浩(1983-),男,陕西延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2012级古典文献专业博士研究生。202象。第四、五例是谢灵运的诗,谢用“火旻”避“秋”,经.葛生》)用“初景”避“新阳”。(2)户奔走以先后兮,及前人之踵武。筌不查余二,在对偶句中,谢诗内部结构高度一致,而曹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齐怒。(《离骚》)植诗中则抵牾较多。选取典型例

7、证如下:(3)为我谓:“乌且为客嚎!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1)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送应氏诗二首》)去子逃!”(《战城南》)(2)子臧让千乘,季札幕其贤。(《豫章行二首》)在第一例中,前两句为三言,后两句为四言,全(3)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美女篇》)句为有时间状语的动宾结构。所以,此时诗歌语言(4)盘盘山巅石,飘摇涧底松(《盘石篇》)进化的主要方向,是与散文语言相剥离,消除一些(5)淄磷谢清旷,疲陾惭贞坚。(《过始宁墅》)对表达无用的虚词,以便在极小的句子里表达更多(6)荣悴迭去来,穷通成休戚。(《过白岸亭》)的意思。前四例是曹植的诗。第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