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类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论文

特殊类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论文

ID:10761043

大小:6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特殊类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论文_第1页
特殊类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论文_第2页
特殊类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论文_第3页
特殊类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论文_第4页
特殊类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特殊类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特殊类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论文近年来发现有一些特殊类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不能为FAB标准所包括,现对其综述如下。1早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EarlyMDS)Hamblin[1]认为下列情况是尚未到MDS阶段或MDS早期:仅一系或两系出现轻度病态造血;仅一系血细胞减少;仅大红细胞增多而无贫血。Anttila[2]等检测了15例老年人大红细胞性贫血异常克隆的分子或细胞生物学参数,发现降钙素A基因5′区甲基化、N-ras基因在密码子12和13处的点突变、体外外周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异常及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改变,不论是否符合MDS标准组都有上述异常,认为不符合MDS标准组的病

2、例,可能是处于干细胞疾病早期,为早期MDS。对于尚无明显病态造血,不完全符合FAB标准的病例,经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和免疫学等可证明异常克隆存在.freelixedmDS-MPS)概念,包括了所有外周血有白细胞或(和)血小板增多的MDS。作者认为可能在细胞分化程序紊乱的同时,细胞增殖程序也有上调性改变,所以出现了MDS-MPS。虽然MDS-MPS可将SACCL、L-D、aCML、CMML包括在内,但其临床表现、形态学特征、染色体异常、祖细胞培养、生存期与其他的MDS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独立预后意义。故MDS-MPS作为独立亚型提出尚值得商榷。6低增生型MDS(Hpo-MDS)30

3、~69岁与70岁以上MDS患者组中位骨髓细胞容积分别为50%和35%,经年龄校正后,二组分别有20%和9%的病例骨髓细胞容积低于正常平均值[11],说明MDS骨髓低增生是一个较普遍的表现。其中RA最多,RAEB次之,而RA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化型(RAEB-t)、CMML较少[12,13]。诊断主要依靠骨髓活检,骨髓细胞容积<30%或60岁以上者<20%即可诊断。鉴于骨髓增生度随年龄增高呈下降趋势,且MDS中老年患者多,Tuzuner等[12]建议用年龄校正后的骨髓细胞容积为标准。Fohlmeister等[14]报告Hpo-MDS病理特点为骨髓结构紊乱,病态巨核细胞增生

4、明显,常伴有轻度骨髓纤维化。最近,Maschek等[13]提出,与正常或高增生型MDS相比,Hpo-MDS间质反应明显,乳突状细胞增多,局灶性或(和)间质性淋巴细胞浸润显著,而网硬蛋白增加不明显。Hpo-MDS的外周血和骨髓其余各项参数、FAB分型、核型、AML转化率和生存期与正常或高增生型MDS之间无统计学差异[12,13]。骨髓的低增生性无预后价值。7儿童MDS儿童MDS年发病率约4.0/10万,占同期儿童血液肿瘤的9%,与儿童AML发病率相近[15]。基本可依FAB标准分型,但RAEB,RAEB-t,CMML所占比例高于成人MDS,RAS很少。约1/3儿童MDS继发于有发生

5、MDS/AML倾向的基因异常性疾病,此类儿童MDS发病早,多小于2岁,但异常克隆标志检测阳性率、AML转化率低于原发性儿童MDS[15,16]。但某些疾病如细胞线粒体病,血液系统病态造血可能是其多系统累及表现之一,而并不存在恶性的MDS克隆[16]。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MDS,主要发生在小于5岁的男孩,有肝、脾肿大,皮肤浸润,外周血白细胞、单核细胞增多,骨髓原始细胞增多,染色体改变以单体7多见,体外培养髓系集落形成细胞可特发性生长,髓系前体细胞对细胞生长刺激因子,尤其是GM-CSF敏感性增高[17]。1994年国际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工作组提出了JM

6、ML这一名称,诊断标准[15]如下:①白细胞计数>13×109/L;②单核细胞绝对值>1.0×109/L;③外周血存在幼稚粒细胞(中幼、早幼、原始粒细胞);④骨髓穿刺原始细胞>0.30;⑤除外t(9;22)(q34;q21)或bcr/abl重排。儿童MDS与成人MDS相比,临床表现区别不大,但染色体改变主要为单体7,其次为占有较小比例的三体8和3号染色体的改变[15,16]。8治疗相关性MDS(t-MDS)t-MDS和治疗相关性AML(t-AML)是抗肿瘤治疗远期并发症之一。70%t-AML由t-MDS进展而来,约占AML的10%~20%[18,19]。一般t-MDS/t-AML

7、中位潜伏期4~5年[18]。t-MDS的发生和个体敏感性,烷化剂、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抑制剂使用,化疗强度、持续时间有关;与放疗和原发病的相关性较小。烷化剂中苯丁酸氮芥、马法兰致白血病作用最强,噻替哌次之,环磷酰胺和treosulfan最弱。放疗的致白血病作用较化疗弱。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表明,大剂量放疗组的t-MDS/t-AML发病率低于小剂量放疗组,可能大剂量放疗对骨髓细胞致死的同时也杀死了可能有恶变的细胞,而小剂量放疗却可能产生更多的带有损伤和突变的细胞[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