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弼“言象意之辨”——以“象”为中心的考察

浅析王弼“言象意之辨”——以“象”为中心的考察

ID:10711475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浅析王弼“言象意之辨”——以“象”为中心的考察_第1页
浅析王弼“言象意之辨”——以“象”为中心的考察_第2页
浅析王弼“言象意之辨”——以“象”为中心的考察_第3页
浅析王弼“言象意之辨”——以“象”为中心的考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王弼“言象意之辨”——以“象”为中心的考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王弼“言象意之辨”——以“象”为中心的考察内容提要:本文试图通过以“象”为中心的对王弼“言象意之辨”的考察,突出“象”在“言-象-意”结构中的地位,并且经由对“象”的内涵的仔细分辨和对“言-象-意”结构的整体分析,来显现作为王弼的解《易》方法论和普遍认识论的“得意忘象”说的深刻含义。关键词:王弼  得意忘象  得象忘言 综观学界对王弼“言意之辨”的分析,多认为在“言-象-意”这一张力结构中,“意”相对于“言”和“象”处于主宰地位,“言”和“象”都只是作为表达“意”的工具而存在,并且在把握“意”

2、以后应“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这一论断基本上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论者往往将“言”和“象”放在同一层次来讨论,没有细致分辨“言”与“象”之间的区别,这便使得“象”作为“言”与“意”间的中介的特殊意义掩而不彰,从而无法准确理解“言”“象”“意”三者间的逻辑关系,最终使得王弼的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得意忘象”说的深刻含义无法显现。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希望通过对“言-象-意”这一充满张力的认识结构的细致分析,将“象”的特殊意义凸显出来,从而为王弼“言意之辨”的研究贡献一新的视角。一、历史的考察:“言意之辨

3、”溯源“言意之辨”是魏晋玄学的重要论题之一,但它的源头是在中国的先秦时期,相关论述集中体现在《周易》《老子》《庄子》三部经典中。通过梳理这三部经典中论及“言意之辨”的文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王弼“言意之辨”这一时代命题的发展源流。《周易·系辞上》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1]这里便提出了“言不尽意”和“立象以尽意”两个命题。可见“言”与“象”之间是有区别的,并且“象”与“言”相比在“尽意”上更有优势。当言无

4、法尽意的时候,象便成为表达天地万物之理的重要方式,由此“言-象-意”这一张力结构中“象”的重要性便得以凸显。《老子》中,已提出了言和意的关系问题,认为语言不足以达意,不能完全表达思想者对宇宙万物本体与规律的体验成果——道,因而提出“道常无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混成之物,是圣人对整个世界及其生命存在的感悟,因而语言不能完全表达它的意蕴。《庄子·天道》载:“世之所贵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5、”文字不过是固化的言语,言语贵在表达思想,“意”所随附的则超越于形色名声之外,是最根本的,不可言传的,也就是“道”,所以“圣人行不言之教”。“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如同“筌”和“蹄”分别是捕鱼猎兔的工具一样,“言”也是得“意”的一种工具,目的达到,工具可以舍弃。《庄子·秋水》认为:“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致者,不期精粗焉。”二、逻辑的分辨:“言-象-意”结构解析王弼的“言意之辨

6、”是在《周易略例》的语境中提出的,乃是王弼治《易》方法论中的范畴。后世对于王弼易学素有“扫象阐理”之说,但这并不能理解为“象”在王弼的易学系统中全然无足轻重,甚至是被清理的对象,王弼批评的只是那些“定马于乾,案文责卦,有马无乾”的解《易》者,因为这种解《易》方式有“象”而无“意”,以至于“互体不足,遂及卦变,变又不足,推致五行”。汉儒这种拘于事物之象和卦爻象的僵硬之象当然必须批判,但是王弼并不反对《易传》那种能反映宇宙真理的“象”,即能“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能“彰往而察来,微显阐

7、幽”之象。总之,王弼所忘之象乃是汉人的“象”,而不是《易传》的“象”。在《周易略例·明象》中,王弼指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2]对于“意”,指的是圣人之意,在某种程度上,“意”也具备本体论的意义,必须与王弼的“贵

8、无论”联系起来考察。王弼认为“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返于无也。”(《老子注》第40章)这样便把本末关系引入了对有无关系的讨论之中,无相对于有来讲,处于本体、根源性的地位。我们在讨论作为认识论、方法论的“言-象-意”结构时,不能不联系到这一“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正是因为无相对于有的本体地位才决定了意相对于言和象的主导地位。作为本体的“意”通常是遮蔽的,而由意到象到言的过程则可以看作本体自我去蔽,自我显现的过程。反之,“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的过程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