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唐代赋税制度的主要变化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唐代赋税制度的主要变化

ID:10668821

大小:2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唐代赋税制度的主要变化_第1页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唐代赋税制度的主要变化_第2页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唐代赋税制度的主要变化_第3页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唐代赋税制度的主要变化_第4页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唐代赋税制度的主要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唐代赋税制度的主要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唐代赋税制度的主要变化●学术茶座浅议编卢舞.采:ll及_l两j税法征_税≮标r准ll牛..资.产韵l

2、地:啦和作用_l__●程仁武雷鸣湖北省房县第一中学(442100)人教社2003年版《中国古代史》第36页这样解释西汉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财税和徭役,兵役."同书第78页对唐朝两税法的解释是:"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许多学生提出疑问:既然编户齐民已经以资产为征税依据.为什么说两税法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其实编户齐民虽然有以资产作为征税标准的成份,但资产在赋役分配中的地位及作用与两税法有天壤之别.编户制度指西

3、汉王朝为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征收赋税.把农民的人1:3,年龄,性别,财产登记人册.作为征收租税,征发徭役和兵役的凭据.编户齐民不能无故迁移,丢掉户籍.否则将被罚为官家的奴隶.编户农民对国家承担四项负担:田租,即土地税:算赋和1:3赋.即人头税;徭役;兵役.其中田租按照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的数量征收,较轻;人头税,徭役,兵役以人丁为指标,较重.因此编户制度中人丁占主体地位.资产的比例微乎其微.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加剧了土地兼并,引发了社会矛盾,少地和无地的农民为逃避难以承受的赋役.或托庇豪门,或沦为流民,从政府的户籍中大量消失,使国家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两税法是唐朝后期随着均田制瓦解,农民

4、大量逃亡,为解决财政困难而推行的新税制.两税法简化了赋税.特别是只问丁身,不问财产,官僚贵族享有蠲免特权的租庸调制被中止,只保留户税和地税.户税是按户等高低征收绢帛和钱,划分户等是根据财产主要是土地的多少:地税是履亩征粟,即按田亩收取谷物.无论户税和地税都分夏秋两季征收."资产少者税少","资产多者税多".由此可见,土地和财产在两税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两税法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改变了社会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国家的收人大大增加.同时也表明土地和财产差异开始得到公开承认,标志着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的衰退,封建土地私有制进入到一个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新时期.两税法只维

5、持了很短时间.却奠定了唐后期至明朝中叶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基础.ll『l瓣淘蠹絮蘸萋嘭戮--0唐恁陵税;制度韵主要变化●刘玉峰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250100)唐王朝建立后.继续推行北朝隋代以来的均田制.在承认现实土地所有状况的基础上,授予广大民户以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使其从事耕织生产,能够有能力负担国家赋役.同时推行严格的计帐制度和户籍制度."每一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尚书省).户部(尚书省户部)总而领焉"(《大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又为均田民户建立起详备的档案资料.通过这些制度.既可实现着民于田.稳定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又可适量调节贫富分

6、化.保障封建统治秩序.O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税制度.它规定:"每丁岁人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施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施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旧唐书》卷48《食货志上》)又规定:"水旱霜蝗耗十四者.免其租;桑麻尽者.免其调;田耗十之六者,免租调;耗七者,课役俱免."(《新唐书》卷51《食货志一》)不过,租庸词制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法律税制.在实行中又有其独立性.并不完全依托和建基于均田制,并不取决于每户和每丁实际授田是否足额,在没有优免,复除,竭免情况下,只要是在

7、籍均田课户,户内有成年男丁.就要按照每丁每年相同的数额负担租庸调,被称为丁租,丁调,丁庸,实际上是按丁征收而不计田产的,即计丁课税,执行统一的长期稳定的税收标准,仍是人头税.这表明唐王朝依旧采取了通过分配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以固着民户.并对民户进行超经济剥削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承继了北魏,北齐,北周和隋代以来的田制和税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根据各地物产情况和政府具体需要,租庸调征收采取灵活变通,形式多样的折纳制.遵循定量折纳和等价折纳的原则.江南地区的丁租可折纳稻米,也可折纳布匹;河南,河北不通水运之处,丁租可折纳绢或米,豆;关中地区因为桑蚕很少.丁调可折纳米,粟;一些地方的丁调还可折纳金银

8、,铜铁,宝货,绫罗等:唐前期允许盐业私营和政府优先条件下的矿业私营.私营生产者可以食盐,矿物或轻货折纳丁租.因地制宜,变通完税的折纳形式多种多样,反映了租庸调制的变通性和灵活性.但大体不改变纳税总量和折纳总值,每丁负担的数额基本固定.租庸调及其折纳形式是唐前期最主要的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支柱,即所谓"国计军防.并仰丁口"(《新唐书》卷123《李峤传》),长期维系了唐王朝的财政命脉.但自高宗,武周以后,土地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