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脉品析”散文教学模式概述——以《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为例

“意脉品析”散文教学模式概述——以《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为例

ID:10557175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意脉品析”散文教学模式概述——以《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为例_第1页
“意脉品析”散文教学模式概述——以《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为例_第2页
“意脉品析”散文教学模式概述——以《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为例_第3页
“意脉品析”散文教学模式概述——以《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为例_第4页
“意脉品析”散文教学模式概述——以《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意脉品析”散文教学模式概述——以《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意脉品析”散文教学模式概述——以《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为例翟少华一、模式名称“意脉品析”散文教学模式宋代无可《藏海诗话》有“意脉连贯”之谈,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二》则有“意脉直贯”之说。意脉,指诗文深层结构里蕴含的情感脉络,是的心路历程,如同经脉相连,贯穿全身,它使文章得以成为生气灌注的艺术整体。设计九曲幽径,而又禁口不言,要使读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到达其审美意境。(金元浦《文学解释学》)所以,叶圣陶先生说:“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语文教学十二韵》)在散文教学中,遵循情感思路,品析意脉,可以引导学

2、生进入文本深层结构,深刻理解文本。《记承天寺夜游》摄取一个短暂生活片段,叙事简净,写景如绘,抒情深微;表达了夜游之感悟、感慨,蕴含了贬谪中豁达乐观而随缘自适的情怀,也隐含了自我排遣的失意心境。文章意脉,于尺幅之内数经流转,由入夜之孤独、寂寞,而高兴,而又生落寞,而又再轻松、愉快;又及赏景而沉浸,而惊喜、赞叹,最后终结于顿悟、感慨。真是行止自如,摇曳生姿。课文最后的抒情,蕴含了当下即是的生活哲理,即辩证面对得失,依乎自然,返归本真,随遇而安,就能超然物外,超越人生困境,到达生命的自由境界。二、基本环节感受意脉——品析意

3、脉——内化文情(一)第一环节:感受意脉这一环节,主要是整体感受,在初步感受内容时,感受思路,一是文本的外在结构;二是内在的情感线索。每一环节设计,又因具体课文而定。《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紧扣意脉,围绕夜游之“因”——“景”——“感”,设计“诵读:感受意脉”、“研读:领悟文意”、“美读:内化文情”三个主体板块,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领悟情怀,提升阅读感悟,获得面对挫折的哲理启示。导入课文后,设计如下板块:1.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目的在于因声求气,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熟悉课文内容。2.结合注解理解文意,围绕“夜游”

4、,在下面横线上分别填一个字,分别概括每小节大意,并指出运用的表达方式:第1段:夜游之____________;第2段:夜游之____________;第3段:夜游之____________。首先是对照注解读课文,这是学生自我理解的过程。因为课文注解较为详细,所以学生基本能够翻译课文,初步理解大意。然后在此基础上,概括段意。这样也就理出了课文的写作思路:叙述夜游之因,交代背景和原因;描写夜游之景,蕴含惊喜之情,又生发了夜游的之感;抒写夜游之感,则很自然地表达了夜游的所感所悟。从表达方式上看,全文叙事、写景、抒情紧密结合

5、,浑然一体。这样可以训练学生梳理文脉,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而梳理文脉的过程,实际也就是感受意脉的过程。(二)第二环节:品析意脉这一环节,是整篇文章教学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体会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而感受的心路历程。品析要尽可能紧承第一环节,做到环环紧扣,环环相生。所以,第一环节设计,要为第二环节教学,埋好线索,做好铺垫。教学《记承天寺夜游》,在感受文脉的基础上,紧扣夜游之因——景——感,设计三步品析:1.夜游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引导学生先发现,直接原因是,“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再追问,为何到承天寺夜游?“

6、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由这两问,带出全段品析:“夜,解衣欲睡”,是全文意脉的起点。入夜不久即眠,本也正常;但对贬谪者来说,没有了送往迎来,就显得清闲,甚至有些无聊。“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月色入户”,乃平常现象,何况既非望日,更非中秋,为何起行,而且是“欣然”的?看来并无睡意,只是闲无聊赖。由此就可体会到了“解衣欲睡”的孤独与寂寞。所以,可能觉得“月色入户”,如访而至,油然欣喜,而起行赏月。情绪由低落转而高兴。“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包含心理纠结,即渴望“与乐者”,却偏偏“无与乐者”。可见

7、贬官于此,门庭冷落。虽有赏月之情,却又生落寞之感。一个“寻”字,也很有意味。张怀民是志趣相投的朋友,亦被贬谪黄州,暂寓承天寺。曾在黄州建亭,苏轼名之“快哉亭”。苏辙《黄州快哉亭记》称其“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馀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可见其旷达的胸怀、随遇而安的品格。而不是去“请”、“邀”,而是去“寻”,能不能寻着,也就说不定。由此,的落寞得到了更深的表达。“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为赏景做过渡,并暗示了立足点。“亦未”,渗透欣喜之情,因怀民似乎心有灵犀。(直称)“怀民”、“

8、相与”,都显得亲切、友好。“步”,散步,显得闲适、自在。此刻的心情,又转为轻松、愉快。这样学生在品味语言过程中,体会到了的感情变化,也就体会到了贬谪生活的孤独寂寞人生。夜游的原因,有喜爱月色,清闲无聊,孤独寂寞,排遣郁闷,寄情自然等;但孤独寂寞,自我派遣是主要原因。2.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引导学生想象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欣赏描写夜游之景的精妙之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