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叶杜香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细叶杜香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ID:10361606

大小:5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细叶杜香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_第1页
细叶杜香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_第2页
细叶杜香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_第3页
细叶杜香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细叶杜香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细叶杜香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摘要】目的对细叶杜香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七叶内酯,对羟基苯甲酸,槲皮素,金丝桃苷。结论对羟基苯甲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关键词】细叶杜香化学成分对羟基苯甲酸金丝桃苷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hemicalconstituentsoftheextractsofLedumpalustreL.Var.Ang

2、ustumE.Buschfromacetoacetate.MethodsColumnchromatographyicalconstituents.Thestructuresicalpropertiesandspectraldata.ResultsFourpoundsthisplant.  KeypalustreL.Var.;AngustumE.Busch;chemicalconstituents;phydroxybenzoicacid;hyperoside  细叶杜香(LedumpalustreL.V

3、ar.AngustumE.Busch)是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香属(Ledum)常绿直立小灌木,又名喇叭茶、白山苔、狭叶杜香、绊脚丝等。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朝鲜、日本、西伯利亚、北美、欧洲等地,生于比较湿润的沟谷和水甸子,种子繁殖[1]。据文献报道,细叶杜香有镇咳、祛痰、平喘、扩张血管、降压、抑菌止痒等多种药理活性[2,3]。目前国内主要集中在对杜香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上,对不挥发性成分研究的较少。赵振东等[4]报道,杜香精油中相对含量较高的组分主要是桧烯、对伞花烃、桃金

4、娘烯醛、4松油醇和枯茗醛等。张凤荣等[5]从宽叶杜香中提取的挥发油中分离得到单萜烃油。王炎等[6]对细叶杜香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出α蒎烯,莰烯,4(10)侧柏烯等41种化合物。本文从细叶杜香嫩枝和叶水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共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目前确定结构的有4个化合物,分别为七叶内酯(1),对羟基苯甲酸(2),槲皮素(3),金丝桃苷(4),其中化合物1为香豆素类化合物,化合物3和4为黄酮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2)为在本植物中首次发现。  1仪器、试剂与材料  熔点用X6型显微熔点测定仪

5、测定(温度计未校正);红外光谱用5DXFT型红外光谱仪测定;核磁共振用BrukerAV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测定,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硅胶均由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薄层色谱检测用254nm、365nm紫外灯和显色剂(1%AlCl3乙醇溶液和1%MgAc2乙醇溶液)。石油醚(60~90℃)、氯仿、乙酸乙酯、甲醇均为分析纯。药材于2005年6月采自内蒙古大兴安岭,经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刘基柱老师鉴定为细叶杜香(LedumpalustreL.Var.AngustumE.Busch),样品现保存于广东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教

6、研室。  2提取与分离  干燥的细叶杜香嫩枝和叶(5.8kg)粉碎后,用水回流提取6次(首次5h,收集挥发油,其余每次2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浓缩液加醇沉淀,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4L,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得乙酸乙酯部位浸膏77.8g。取其中47g经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梯度洗脱,每1000mL收集一个流分。配合TLC检测,合并相同流分。在第97~111流分析出沉淀,滤过,沉淀用甲醇反复重结晶得化合物1(33mg);滤液经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再经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

7、0∶1)重结晶,得化合物2(40mg)。第130~150流分经氯仿甲醇(体积比10∶1),氯仿丙酮(体积比7∶1)反复重结晶得化合物3(50mg)。第237~244流分浓缩液析出大量黄色絮状沉淀,过滤,沉淀经甲醇反复重结晶得化合物4(40mg)。  3结构鉴定  化合物1:淡黄色棱状晶体(MeOH),mp263~265℃。薄层展开后在紫外灯(365nm)下呈蓝色荧光。UV(MeOH)λmax/nm:227,256,298,349;UV(AlCl3)λmax/nm:376,273,241。1HNMR

8、(DMSOd6,300MHz)δ:9.80(2H,br.s,C6OHC7OH),6.15(1H,d,J=9.3Hz,H3),7.84(1H,d,J=9.3Hz,H4),6.96(1H,s,H5),6.73(1H,s,H8)。以上数据均与文献[7,8]报道的七叶内酯数据一致,故确定化合物1为七叶内酯。  化合物2:白色方晶(P.EEtOAc),mp212~213℃。IR(KBr)cm-1:3393(—OH),3201(—O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