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合剂1号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研究的论文

肝炎合剂1号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研究的论文

ID:10307212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肝炎合剂1号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研究的论文_第1页
肝炎合剂1号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研究的论文_第2页
肝炎合剂1号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研究的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肝炎合剂1号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研究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肝炎合剂1号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研究的论文肝炎合剂1号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肝炎合剂1号对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炎合剂1号(茵陈、栀子、威灵仙、六月雪等),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5%,对照组为87.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显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肝功能指标tbil、alt恢复情况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2、或p<0.05)。结论:肝炎合剂1号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关键词】肝炎,慢性/中医药疗法;黄疸型;@肝炎合剂1号/治疗应用基金项目:连云港市卫生局科研立项(编号:局07035)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发生于各型病毒性肝炎中,临床辨证以肝胆湿热型居多[1]。笔者从2006年12月至今采用肝炎合剂1号治疗该病40例,经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0例患者系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10~54岁,病程6~15d。所有病例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均符合2000年9月中华

3、医学会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2],均经肝功能、病毒标志物及b超等检查,确诊为甲型肝炎15例,乙型肝炎50例,丙型肝炎2例,戊型肝炎11例,乙型肝炎合并丁型肝炎1例,乙型肝炎合并戊型肝炎1例。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具可比性。2方法2.1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甘利欣150mg,茵栀黄注射液30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同时口服护肝片4

4、片,维生素c2片,维生素b2片,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肝炎合剂1号,每次100ml,每日2次。药物组成:茵陈30g,栀子10g,威灵仙30g,六月雪15g,大黄(后下)10g,败酱草20g,垂盆草20g,田基黄20g,赤芍15g,党参20g,薏苡仁20g,焦山楂、神曲各15g,清黄散2g(另服)。所有病例均以2周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2疗程。并嘱患者卧床休息,清淡饮食,戒除烟酒,慎防外感。2.2观察指标2.2.1疗效性观测①主要症状与体征;②肝、胆、脾b超检查:采用美国产geb超,治疗前后分别检查、记录

5、;③肝功能检查采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仪;④肝炎病毒性标志物检查。2.2.2安全性观测①一般体检项目检查;②血、尿、粪常规检查;③肝、肾功能检查,均采用酶学法测定;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检测指标,服药过程中如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时及时记录,并适当处理。2.3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1.5医学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拟定。显效:症状体征消失,血清alt、tbil正常;有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血

6、清alt、tbil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上;无效:治疗半月以上症状体征无改善,血清alt、tbil未见下降或持续上升。3.2治疗结果3.2.1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间显效率、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40例除1例急性乙肝患者因劳累及擅自饮酒致病情反复外,其余均获效。3.2.2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见表2。表2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3.2.3两组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见表3。表32组tbil、

7、alt恢复情况比较注:本文全部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在规定疗程结束后继续治疗均达到显效标准,平均复常天数是指全部病例的平均复常天数。治疗组退黄、降酶的显效率、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分别为9.90、9.93、6.15、9.04,p<0.01或p<0.05),复常时间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3.3不良反应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4讨论急性黄疸型肝炎属祖国医学“黄疸”范畴,多因外感湿热毒邪,加上正虚不固,脾胃运化功能失和,湿热蕴结肝胆,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胆汁横溢所致[1]。肝炎合剂1

8、号组方针对湿热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病因病机而设,其功能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以祛邪为主,兼顾肝胆脾胃功能以扶正为辅。其中茵陈清湿热、退黄疸,是中医治疗黄疸的有效药物。现代药理研究认为[5],该药能利胆、降酶、退黄;栀子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其对肝脏有保护作用,能增加胆汁分泌,促进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