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体会

临床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体会

ID:46062969

大小:60.6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临床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体会_第1页
临床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体会_第2页
临床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临床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体会[摘要]目的观察组方中药配合西医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的40名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进行分组对比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为20例。对照组用维生素C、维生素B-6、肌昔和双黄连静滴治疗。治疗组用维生素C、维生素B-6、肌昔静滴,并口服组方中药(茵陈、山梔、滑石、板蓝根、丹参、桃仁、红花、郁金)治疗,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结论组方中药(茵陈、山梔、滑石、板蓝根、丹参、桃仁、红花、郁金)中药配合西医传统治疗急性黄

2、疸型肝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西医传统治疗。[关键词]组方中药;急性黄疸型肝炎[中图分类号]R373.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93-01急性黄疸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肝细胞损伤,临床上起病急,又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西医治疗有时治疗效果又不太令人满意。自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我们中西医治结合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进行输液治疗的4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8岁一15岁。40例患者均符合急性

3、黄疸型肝炎的诊断标准[1]。治疗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12岁。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13岁1.2治疗方法:治疗组用维生素C10mg(kg?d).维生素B-62mg(kg•d)、肌昔10mg(kg•d)及10%葡萄糖静滴,并口服组方中药(茵陈、山梔、滑石、板蓝根、丹参、桃仁、红花、郁金),每日一剂治疗。对照组用维生素ClOmg(kg?d),维生素B-62mg(kg•d)、肌昔lOmg(kg•d)、双黄连分针剂4mg(kg•d)10%葡萄糖静滴治疗。1.3疗效判定:痊愈:2-3周内乏力、不思饮食、厌油腻、等基本症状消失。肝肿大恢复至正常,无

4、触及痛及肝区叩痛、皮肤及粘膜黄染等体征完全消失。肝功能检验正常。显效:2-3周内乏力、不思饮食、厌油腻、等基本症状减轻或消失。肿大的肝脏明显回缩,触痛及肝区叩痛减轻、皮肤及粘膜减轻或完全消失。肝功能检验较前明显好转。无效:2-3周内乏力、不思饮食、厌油腻、等基本症状无明显改善,肿大的肝脏回缩不明显,触痛及肝区叩痛未减轻、皮肤及粘膜黄染无改变或加重。肝功能检验较前无好转。1.4统计学方法:分类资料x2用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2结果两组疗效的比较:见下表。两组疗效的比较(例)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x2=4.44,p<0.053讨论急性黄疸型肝炎在儿童及轻少年多见,特别是

5、在广大农村,由于饮食及卫生条件相对较差,预防疾病的意识淡薄是造成急性黄疸型肝炎多发的根本原因,因此及时合理的用药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关键,单独应用西医治疗有时疗效不太令人满意,但是釆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往往会去的满意的效果。根据对4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的对比资料显示,在西医保肝、抗病毒、调节电解质平衡等的同时配合传统的中草药治疗,疗效较单独应用西医治疗更为显著。参考文献[1]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1.[2]戴慎,薛建国,岳沛平•中医病症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

6、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