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中知识、方法与人格

教育教学中知识、方法与人格

ID:10234994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2

教育教学中知识、方法与人格_第1页
教育教学中知识、方法与人格_第2页
教育教学中知识、方法与人格_第3页
教育教学中知识、方法与人格_第4页
教育教学中知识、方法与人格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中知识、方法与人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教学中知识、方法与人格我国教育方针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应该把德育放在首位,也就是人格修养应该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学习的方法,再次才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人格养成基于首位2012年3月初,美国杰出教师雷夫在北京大学演讲,向中国老师介绍了自己的育人理念和教育实践。演讲中他说,他在长期教学中领悟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聪明不是那么重要,而正派得体远比考试分数重要。他强调:“教师教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养成人格品质,而这通常在

2、学校里被忽略了。坚毅、诚实、勤奋,比那些考试过后就会很快被遗忘的知识更重要。”他强调说:“我希望孩子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就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希望孩子们友善待人,勤奋学习,这意味着我必须成为他们所见过的最勤奋、最友善的人,而且我必须始终如一。”他理想中的学校是这样的:学生勤奋学习,每天都要参加体育运动、学习艺术;没有太多作业,但学生在学校里的时间会更长一些;所有孩子都要演奏音乐;教师应该是和善而有耐心的。人的知识源于教育,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塑造人格,以使得个人人格和社会人格相统一。知识的积累是教育的结果,故知识积累也是为了塑造人格。知识积累是

3、为塑造人格而服务的。知识本身仅仅是由人类行使的工具。它不会思考对与错,只有人才会。而评价人们道德行为的唯一尺度则是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的志趣、能力、心理、气质的集中表现。因为人格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所以,如果个体能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就具有正常的人格。反之,如果个体的情绪反应、言行举止、态度、信仰体系和道德价值特征等都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人际关系紧张,则可能患有人格障碍。健全人格是整个社会的需要。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要求我们首先学会做一个好人,做人是基础,连人都做不好,其他事情就是空谈。健全人格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如果是一个人人

4、格健全,那他的各个方面都会趋向健全。有着良好的心态,学习起来也会思路开拓,聚精会神,学习的效率也会提高的。爱因斯坦就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他没有私心杂念,所以其学术成就超群。健全人格是积累知识的前提,积累知识只是健全人格的手段。健全人格有利于个人全面的成长,家庭的和睦,社会的稳定。看看,有人格缺陷的希特勒,不就是因为丧失人性才造成了人类的灾难吗?历史的教训是惨重的,对方辩友可要铭记这些惨重教训啊!塑造人格是百年树人的功业。周恩来总理以其完美的人格魅力激励了几代人,甚至连他的政敌都为之折服。他凭借自己高尚的人格吸引了大批的海外华人投入祖国的怀抱,为

5、国家奉献一切。有一种人叫做伟人,他有非凡的信心和智慧,他更有伟大的人格力量,可以穿透历史的迷雾,照耀到遥远的未来。最尊贵的佛塔中总是埋藏着佛祖的舍利,那是塔的灵魂。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就是一座崇高而辉煌的宝塔,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塔下埋着的是那些伟人留下的舍利——真诚、正直、善良、勇敢的人格。二、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如果不能以恰当的方式学习,即使是那些经过选择的知识,也将无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所谓知识的智力价值是不会自动实现的。转变学习方式,崇尚创造,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个性解放,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诉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培养学生的创

6、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历史的机会,也铺设了平台。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品性,是课程实施中必须着重探索的一个问题。在我国古代教育论述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启发”、“诱”、“喻”、“长善救失”等,学生学习的形式主要是自己读书和活动。据《论语》记载,孔门的教学很多是在师生从事各种活动中互相讨论进行的,并无系统讲授。孟子极力提倡“自得”。《学记》的整个出发点就是“学”。荀子的“闻”、“见”、“知”、“行”,《中庸》的“学”、“问”、“思”、“辨”、“行”,以及“朱子读书法”等,都是对“学”的概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提倡把“教授

7、法”改为“教学法”,并主张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会议为此辩论了两个小时,不能通过,他因此不当教育专修科的主任。后来,苏州师范学校带头采用“教学法”一词,“教学法”一词逐渐通行起来,被传为教育史佳话。在现代教育理论研究中,与教学相关的一些论著在论述教学时有意或者无意地将“学生的学”置于一边。在一些教学论论著中,尽管都旗帜鲜明地标示着“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学习”这类命题,并且也移植了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的机理和策略,但这些教学论论著中学多半是为了教,从教出发,为教服务。关于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

8、组织形式以及学业成绩检查等方面的理论,其立足点也大都在于教而不在于学,学简单地从属于教、服从于教。同时,这种教学论认为,一切知识,特别是新知识,都必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