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98976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6-12
《大数据时代群体性事件应对策略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报告题目:大数据时代群体性事件应对策略研究文献综述学号:20110704310076姓名:汪正年级:11级行政管理2班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系别:行政管理系专业:行政管理指导教师:韩晓莉完成日期:2014年12月14日大数据时代群体性事件应对策略研究文献综述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势,毫不例外的,大数据时代下我们应当重新审视群体性事件,分析总结学界关于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特点、发生原因以及对策研究,一方面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资料积累,另一方面结
2、合学界的研究与大数据时代这一背景我们更好的利用大数据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到来。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群体性事件;应对策略;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无论人们的思维还是处理事情的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要处理好群体性事件应适应形势采取解决措施,不然固守老方法老方式处理不好有可能演化成某种社会危机的爆发点,我们应该在学术界对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大数据时代这个现实条件和自身经验与知识找出解决措施。现将学术理论界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综述如下。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界定对于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术
3、界也是众说纷纭。1.国内的学者对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冲突与治理》作者王赐江认为“群体性事件是特定群体或不特定群体多数人通过规模性聚集,采取没有法律依据的行为,对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造成影响的体制外活动。”这种表述顾及到了实施主体、行为特征和后果等多方面要素,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已有概念的不足,具有较大的包容性。皮华英认为,群体性事件是指为了满足某种利益或表达某种共同关心而临时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实施的集体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的行为。台湾学者吕世明认为,所谓“群众事件”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群众事件并不一定具有反社会性,而是基于
4、某个特定或不特定的事件或目标,纠集一群不特定的人,本着基于高潮的情绪,或请愿,或游行示威;而狭义的群众事件则指具有不法的反社会性,破坏性特征,而因特定或不特定的目标,由少数不法分子煽动,纠集一群不特定的人,利用群众盲从附和的弱点,以偏激的言词鼓动群众,煽动不满情绪,纠集闹事,扰乱社会秩序,即我所说的“群体性治安事件”。《群体性事件古今中外谈》作者张建立认为,群体性事件是在一个发展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利益博弈机制突然失效而发生,也与执政者不能及时地发现并处理这些社会问题、
5、社会矛盾有关;事件发生时,有一定数量的社会群体参与,并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1.国外的学者对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国外关于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称为“集群行为”、“集合行为”等。美国社会学家帕克对“集合行为”的定义为“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斯坦莱·米尔格拉姆认为“集群行为”是指“那些在相对自发、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行为”。综合上述国内外学者对群体性事件概念的界定,我们需要给群体性事件一个合理的中性的界定,从而指导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判断和预防处置工作。基于此,笔者主
6、要以《党的建设辞典》和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中提出的群体性事件为研究对象,它们对群体性事件的定义:认为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少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的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该定义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行为方式或形式、参与人群、行为目标或目的、事件结果、事件影响、事件性质等做了全面详细的阐述和概括,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认可度。
7、二、大数据时代群体性事件的特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群体性事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学者们从群体性事件的数量、规模、参与主体、组织程度、社会危害等方面对其特征作了具体地概括。于德宝提出近几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数量增多,规模扩大。2.涉及的部门行业多,主体成分多元化。3.城乡群体性事件的指向对象不同,维权内容不同。农民以基层政府和官员为主要抗争对象;工人以企业管理者为主要抗争对象。农民抗争以要求补偿受损利益和实现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失地或受环境污染的农民要求维护权益成了中心议题;工人抗争以维
8、护经济权利和要求管理企业事务为主要内容。杨瑞清、余达宏认为,近几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心态越来越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在引发事件的原因当中,非理性的因素逐渐增多,冲击性趋强,各种矛盾相互交错,具有很强的联动性和示范效应。向德平、陈琦则用非常凝炼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