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67985
大小:57.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6-12
《最终需求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最终需求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摘要24区别于传统视角的碳排放强度研究,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产出和增加值的内在联系出发,提出了最终需求视角下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及其消费的完全碳排放强度、投资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和出口的完全碳排放强度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并根据合并WIOD形成的1996-2009年的中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完成了对各类完全碳排放强度的测算,以及对完全碳排放强度的变动的直接贡献率分解,同时对各类完全碳排放强度的变动进行了直接碳排放系数效应、中间投入技术结构效应、增加值系数效应和最终需求规模效应4种驱动因素的SDA分解。结果显示:第一,期间消费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均
2、小于投资和出口的完全碳排放强度,且消费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对完全碳排放强度变动的直接贡献率要大于投资和出口,表明消费中隐含的碳排放与增加值的比例沿着“集约型”路径不断优化,而出口和投资的增长路径则相对“粗放”。第二,各类完全碳排放强度的减排路径大体一致,直接碳排放系数效应为正,而中间投入技术结构效应、增加值系数效应和最终需求规模效应均为负,暗含投入产出结构、各类需求的隐含增加值系数以及规模变动对碳排放强度下降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而主要源泉还是直接碳排放系数下降。其中直接碳排放系数、中间产品技术结构效应和增加值系数效应的变化在投资的完全碳排放强度中作用较大,而最终需求规模的变化
3、在消费的完全碳排放强度中作用较大。第三,各类完全碳排放强度变化以及其背后的驱动力具有明显的分阶段特征。2002-2004年投资和出口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变化促使了完全碳排放强度上升,而2004-2009年则对完全碳排放强度的下降有一定的正贡献。入世以前增加值系数对各类需求的完全碳排放强度下降的贡献为正,而其后贡献为负。其中,在2003-2007年投资和出口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变化中表现更为明显。因此,降低碳排放强度是一项系统工程,减排技术仍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措施,而需求模式调整也是降低碳排放强度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降低出口和投资的中隐含碳和提高出口和投资中的增加值率,同时也要警惕
4、消费结构变动中如汽车等高能耗产品普及带来的不利影响。关键词碳排放;增加值;碳排放强度;最终需求;结构分解分析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4)10-0048-09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10.00824碳排放强度指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CO2排放量,体现了污染物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已作为约束性指标之一纳入国内统计、监测和考核办法。如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承诺2020年CO2排放强度将比2005年降低40%到45%,“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单位GDP碳排放降低1
5、7%的目标。碳排放主要源自化石燃料燃烧,因此碳排放强度取决于碳基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能源构成、能源强度等。而碳排放总量系各行业排放的加总,因此碳排放强度又与产业结构密切联系,取决于各行业单位GDP能耗,能耗部门占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等。综合而言,这些细分指标受到了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结构调整、能源利用和经济周期等的影响。目前,在碳排放强度方面的研究中,能源强度是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1]。而传统意义能源强度强调的是能源供给和产品生产过程,根据碳排放强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作为分子的碳排放总量和作为分母的GDP测算均源自生产过程,如要体现消费过程,分子不仅要测算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还
6、要测算中国内需中的隐含碳,分母GDP也不能简单采用收入法总量,还要根据需求部分进行相应分解。这样才能得到相应的碳排放强度,为减排路径设计提供新的依据。那么,在需求视角的碳排放强度的概念下,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规律如何,内在驱动因素又有哪些特点?24鉴于此,区别于传统视角碳排放强度的研究,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产出和增加值的内在联系出发,构造了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及其相应的计算指标。在此基础上,应用欧盟开发的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库(WorldInputOutputDatabase,WIOD)中的中国投入产出表,测算中国1996-2009年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对我国完全碳排
7、放强度的变动进行贡献率分解,然后应用结构分解模型对引起完全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论文旨在从需求结构层面提供降低我国碳排放强度的一种路径,有助于分析我国的结构调整战略,协调低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均衡发展。1文献回顾与概念提出杜刚等[1]指出在碳排放强度的研究中,分解技术是主要的方法创新(经典论文包括Ang[2-3]),其中指数分解分析(IDA)是最常用的方法。IDA系采用部门层面的数据,对碳排放总量逐项进行乘(和)式分解,并将其影响因素提取出来。可见,该方法的技术路线是从生产过程对碳排放进行分析,如Fan等[4]、Ti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