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碳排放强度变动及其因素分解研究.pdf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碳排放强度变动及其因素分解研究.pdf

ID:52358054

大小:390.4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6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碳排放强度变动及其因素分解研究.pdf_第1页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碳排放强度变动及其因素分解研究.pdf_第2页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碳排放强度变动及其因素分解研究.pdf_第3页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碳排放强度变动及其因素分解研究.pdf_第4页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碳排放强度变动及其因素分解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碳排放强度变动及其因素分解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年第7期。⋯⋯dTe嚣麓。⋯Rdoii10.3969/j.issn.1000—7695.2014.17.041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碳排放强度变动及其因素分解研究南晓莉,舒涛,侯铁珊(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连116024)摘要:采用2000—2010午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碳排放数据,基于结构份额与效率份额研究这两者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过去的12年中,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基本是由效率份额引起的,特别是东部效率份额作用的结果。结构份额虽然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其作用相对于效率份额来说较小,因此未来有必要发

2、挥结构份额对碳排放强度的降低作用。关键词: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结构份额;效率份额中图分类号:X22;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7695(2014)17—0206—05TheChangesofCarbonIntensityintheEastern,CentralandWesternRegionsofChinaandFactorsDecompositionNANXiaoli,SHUTao,HOUTieshan(SchoolofEconomiesat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

3、y,Dalianl16024,China)Abstract:WiththerapideconomicdevelopmentandenergyconsumptiongrowthinChina,theemergenceofcarbonemis-sionsisinevitablybecomingmoreevident.ThecurrentcarbonemissionsinChinahasbeenrankedsecondintheworld,SOitisnecessarytostudycarbonemissionfactors

4、andformulaterelevantpolicies.Inthispaper,thedataofeastern,centralandwesternregionsofChinafrom1996to2007areadopted:structureshare.eficiencyshareandtheirimpactsoncarbonemissionsintensityarestudied.Theresultsshowthatinthepast12years,thedeclineincarbonintensityismos

5、tlycausedbytheeficiencyshare,especiallytheeficiencyshareintheeasternregionofChina.Althoughthestructuresharealsoplaysacertainpositiverole,butitseffectisrelativelysmallerthanefficiencyshare.Therefore,itisnecessarytostrengthentheeffectsofstructureshareonreducingcar

6、bonemissionsinthefuture.Keywords:carbonemissions;carbonemissionintensity;structureshare;efficiencyshare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作出的减少碳排放量的承诺。因1研究背景此,减少碳排放量,是中国及全球可持续发展迫在在2013年11月19日发布的年度全球碳排放分眉睫的重要问题。析报告中,全球碳计划组织指出,2012年化石燃料找寻碳排放减排途径,可以通过研究碳排放增燃烧、水泥生产造成的碳排放再创新高,达350亿加的影响因素,量化分析因

7、素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吨,较1990年增长58%,多数国家对煤炭的依赖更即采用因素分解法,通过将目标变量分解成若干关严重。目前,中国碳排放增长占全球总排放增长的键因素进行分析。因素分解法包括指数分解法(In-7%左右,其中,煤占中国能源消耗约68%,而水能dexDecompositionAnalysis,简称IDA)和结构分解与可持续能源在整体能源结构中占约8%。中国在法(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简称sDA)。可持续能源与水能利用方面起点较低,煤耗增长抵由于结构分解法需要投入产出

8、数据支撑,而指数分消了可再生能源增长对抑制碳排放的作用。挪威气解法可以分析时间序列数据,且分析小范围因素指候研究学院CICERO的学者指出,2012年美国C02标,因此国内外学者多采用指数分解法进行碳排放排放继续下降3.7%,煤炭消耗引起的碳排放下降分解。如Wang采用最长时间跨度(1957—2000年)12%。而中国的碳排放继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