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和培养初探

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和培养初探

ID:10139866

大小:3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6-11

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和培养初探_第1页
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和培养初探_第2页
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和培养初探_第3页
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和培养初探_第4页
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和培养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和培养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和培养初探摘要:非智力因素在大学生学习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人的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和职能的不同,将其归为四个系统,即引导系统、动力系统、调控系统、定向系统。本文就如何开发和培养大学生非智力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关键词: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初探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70-02一、非智力因素概念的提出与基本内涵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W.P.亚历山大(W.P.Alexander)首次使用了非智力因素(Non-intellective9

2、Factors)这一术语。在亚历山大等人的启发下,美国心理测量学家韦克斯勒(D.Wechsler)在1943年提出了“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认为非智力因素不能代替构成智力的基本能力,但是智力行为的必要因素,包含气质和人格因素,尤其是人格因素。在我国,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在1983年初发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后,非智力因素引起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界的重视。国内学术界对如何界定非智力因素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认为:非智力因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和。而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

3、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理想、意志、性格等。这些心理因素属于非认知性心理系统,主要体现主体的意识倾向性特点和心理动力状态。二、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归类(一)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在学习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非智力因素能够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推动学习的动力;可以帮助学习者确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和树立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及时调节学习者的心理行为,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消除不利于学习的消极因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又始终与

4、智力因素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智力因素是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心理结构,非智力因素是心理条件;智力因素对学习者的学习发挥直接作用,非智力因素起间接作用;智力因素是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执行、操作系统,非智力因素则是动力、调控系统。智力活动本身没有积极性,而非智力因素才有积极性;智力活动指导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导智力活动。(二)非智力因素的归类9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具体指需要、动机、兴趣、理想、注意、品质、自我意识、意志、情感、情绪、性格、气质等。根据它们的作用、职能的不同,可以将它们归为非智力因素的四个子系统,即引导系统、动力系统、调控系统、定向

5、系统。其中,理想、注意、品质、自我意识等构成引导系统,它们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主导和保证的作用;需要、动机、兴趣等构成动力系统,它们是激发学生内部动力朝着一定目标活动的作用;情绪、意志、情感等构成调控系统,它们对学生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起着调节和支配的作用;性格、气质等构成定向系统,它们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定向和促进作用。这四个子系统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共同发挥作用。三、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一)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和激励教育,开发和培养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引导系统1、借助校园物质文化

6、、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校园文化作为高等学校一种客观存在的”亚文化”,总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和熏陶着学生群体。校园文化建设包含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具有导向、激励和感染的作用。9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和重要的载体。校园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温馨的图书馆、阅览室等,有助于塑造学生美好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约束学

7、生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的保障机制。学校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学校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可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2、通过励志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理想和抱负励志教育就是对大学生的一种信念的教育。它是以道德教育为基础,以激励教育为手段的教育方法。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基地,在进行学科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励志教育。学校通过励志教育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帮助学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

8、己的力量战胜挫折,最终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二)通过激励、竞争和兴趣培育,开发和培养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动力系统1、通过激励教育,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9动机是激发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机制。当前大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