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短教与文本细读

长文短教与文本细读

ID:10106828

大小:3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25

长文短教与文本细读_第1页
长文短教与文本细读_第2页
长文短教与文本细读_第3页
长文短教与文本细读_第4页
长文短教与文本细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文短教与文本细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长文短教与文本细读——武岭中学语文组校本研修主题问题的提出:“长文短教”和“文本细读”并不是什么新颖的研修方式,许多行家都对此有非常精彩的论述。我们之所以以此作为我们组的一个校本研修主题,完全是从课程的实际出发的,因为这也是我们教学实际中正面临的问题。接触过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的老师大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套教材容量大,教学内容丰富,而且长文章明显增多。譬如:必修二的第一专题中《我与地坛》、《《最后的常春藤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二专题中的《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安妮日记(节选)》,第四专题中的《祝福》、《林黛玉进贾府》、《边城》。必修三中的《肖邦故园》、《品

2、质》,必修四中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辛德勒名单》,还有《外国小说欣赏》中的绝大部分篇目,都属于比较长的文章。这些文章或主题宏大,或文意隽永,或语言典雅,教师们普遍感到教学内容的丰赡与教学时间的紧缺的矛盾。如果我们只一味关注教学进度而忽略对教材的挖掘,课堂教学必然走向简单和浮躁;如果我们没有学会“忍痛割爱”,有限的课时势必导致课堂教学走向臃肿和低效。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落实好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内容,感受文章中精粹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我们提出要把“长文短教”和“文本细读”结合起来。活动的目的: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教学要效益,进行有效性教学,关键是“效”

3、字。把“长文短教”与“文本细读”结合起来是提高教学效益的一条重要的途径。二、课堂教学更关注“教什么”。针对长文章,你必须要有取舍,“取”什么,“舍”什么,直接关系到“教什么”。王荣生指出:“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或者只有在考试的试卷上才有用,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①这就告诉我们,评价一堂课的优劣,首先要考察的不是教学方法,而是教学内容。长文短教,不等于降低水准,不等于“深文浅教”,而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三、在“细读”中找回语文语文特级教室窦桂梅老师说过:语文课就是与文字相遇,与文学相遇,与文化相遇。《中国语文

4、教育忧思录》的作者王丽也曾指出: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可以说,没有必要的“细读”,语文课似乎没有了血肉,只剩下骨架了。做法设想:为了能使接下来的工作顺利展开,也为了使研修活动真正有实效,我们以备课组为单位,分几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重学习。了解“长文短教”和“文本细读”的相关理论知识和通常做法。材料来源于权威刊物上的文章和专家的知识讲座。第二阶段:重搜集。从专业

5、刊物上搜集相关的成功课例,学习长文章在文本处理上的具体做法,在备课组内进行讨论学习。高一主要回顾必修二专题二的几篇文章。高二主要探讨《外国小说的欣赏》中的文章。第三阶段:重整理。主要请高一高二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必修一到必修五,《外国小说欣赏》中整理出比较典型的长文章。然后分备课组讨论,确定典型篇目。《我与地坛》、《一个人的遭遇》、《品质》、《素芭》。第四阶段:课堂呈现。由高一高二备课组承担,先集体备课,后各推选一位老师上课。初步成效:由于这个主题覆盖面比较广,与我们的日常教学实际关系紧密,为了能够真正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积累一点经验,所以我们组两个学期都把“长文短教”和“文本细读”

6、作为组内研修主题,第一学期获得了初步成效。下面以《品质》这篇课文为例介绍一下我们的具体做法:1、教学现场(做成影像资料)2、相关教案(略)3、集体评课(围绕一个主题)侯忠杰:“长文短教”,找准切入点很重要。如《品质》一文,可以最后几段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把握格斯拉的人物形象及悲剧内涵。“长文短教”如果要面面俱到,“短”不了。                                                         张璧君:关于《品质》:本文比较长,如果学生没有认真读过作品,一节课学完,非常困难。从课堂实际来看,陈老师整个的教学设计是比较合理的。首先让学生谈谈对格斯拉的第

7、一印象,这是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既检查了学生对作品的课前阅读,也为下面对人物的进一步分析作了准备。接着抓住一个“怪”字,细品人物形象。然后探究人物悲剧的原因,揭示小说的主题。最后以“品质和物质不能相容吗”和“小说寄托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作为探讨题结束全文的教学。教学思路清晰,问题的设置很有辐射力。不足之处在于课件制作作用不大,课堂语言略显拖沓。仇吉娜对于文本很长的文章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同时又能保证质量是很难的。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