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09903
大小:4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06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荷塘月色》的教学设计一.用歌曲《荷塘月色》开课二.展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把握作者的行踪和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3.熟读课文,背诵四,五,六段。【教学重点难点】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感受语言美,画面美,体会作者的情感。【计划课时】三课时三.授课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介绍作者,课文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2.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踪。3.引导学生体会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一)播放一片碧绿的荷塘画面,
2、让学生随着轻音乐进入课堂情境。(二)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1——1948.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浙江东海县,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是“扬州人”。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是早期的文学研究会成员之一。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秀散文。1925年到北京大学任教,开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创作以散文为主。并写出散文和诗结合的《踪迹》。1927
3、年写的《背影》和《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了《欧游杂记》。1932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战爆发后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这时期写过散文《语文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再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三)配乐动画朗读《荷塘月色》全文,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会感情。学生小声跟读随文入境。(四)美点寻踪概括内容a)荷塘中的月色,月光下的荷塘。b)体现优雅,朦胧,幽静的画面美。(五)抓住关键词理清作者的行踪:家----小路-----荷塘-----家(六).抓住文眼,了解时代背景:文眼:“
4、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时代背景:本文写于1927年,正是蒋介石发动4.12反动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这一时期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时期。“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正是这个社会现实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七)分析第四段,品味语言美:比喻: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b)正如一粒粒的明珠。c)又如碧天里的星星。d)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拟人:袅娜的开着的,羞涩的打着朵的。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亭亭”有舒展,旋转的动感美;“袅娜”表现了荷花的轻盈多姿;“羞涩”娇怯不语,含苞待放的情状。(八)课堂练习:知识迁移,体会画面美。
5、【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处飐,爱煞江南。(九)作业:背诵第四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赏析课文的五,六,段的语言美,画面美。(一)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学生谈感受。(二)出示描写月光的诗句,导入新课: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三)用《月光》曲配乐朗读课文的五六段:(四)把握内容,体会用词特点,感
6、受语言美,画面美:1.画面美------荷塘中的月色:(1)以流水作比,一泻无余。(2)以雾写月光,表现轻飘状。(3)以荷花荷叶相衬,表现朦胧状。(4)以树影相衬,表现浓淡相宜(5)以光和影的和谐谐月色。2.语言美-------恰当的动词:(1)“泻”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体现绝无仅有的幽静美。(2)“浮”写出了屋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的美。(3)“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诗人的喜爱。3.写景技巧:以动衬静,由远及近,虚实结合,虚中见实。(1)以动衬静: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衬托环境的寂静(2)由远及近:杨柳,远山,灯光(3)虚实结合,虚中见
7、实:朦胧月色下的荷花漂浮的姿态。(五)教师小结:朱自清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月光如水,薄雾似纱,花叶如梦,黑影斑驳,杨柳如画,光影如曲。(六)布置作业:收集描写荷花和月亮的诗句,背诵4---6段。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简析作者的矛盾心情,把握作者的情感美。(一)检查作业,出示描写荷花和月亮的诗句: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宋)李清照《如梦令》1.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熏风四五日,也能遮却美人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