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间质瘤精品医学ppt课件

小肠间质瘤精品医学ppt课件

ID:10097518

大小:4.21 MB

页数:71页

时间:2018-05-12

小肠间质瘤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1页
小肠间质瘤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2页
小肠间质瘤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3页
小肠间质瘤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4页
小肠间质瘤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肠间质瘤精品医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包头市肿瘤医院放射科徐剑患者男55岁。CT号:52664主诉:左下腹隐痛十余日。现病史:十余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部隐痛,无发热、恶性、呕吐、腹胀,腹泻及粘液血便,行肠镜检查提示未见异常。行彩超检查发现左下腹部腊肠样肿物,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腹腔肿瘤”收入院,发病以来,精神可,食欲正常,无明显消瘦、乏力等症状。查体“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左下腹部压痛可疑,肠鸣音正常。项目代号项目名称结果参考值单位AFP甲胎蛋白2.760-10.9ng/mlCEA癌胚抗原1.460-10.0ng/mlC

2、A199糖类抗原1993.040-37.0U/mlCA72-4癌抗原72-42.960-6.89U/ml手术经过:取下腹正中切口入腹,探查见腹腔内无积液,肿物位于盆腔直肠与膀胱之间,来源于空肠,由空肠壁外生性生长,肿物明显侵及直肠与膀胱,行肿物与盆腔脏器分离,行于小肠肿瘤壁左右各5.0cm切除小肠及肿瘤,选术中冰冻,行小肠-小肠吻合术。肉眼所见:冷冻送检盆腔不规则肿物3cmX3cmX2cm,切面灰粉色,质较嫩,常规送检肠管一段长5.5cm,肠管外壁可见3cmX3cmX3cm肿物,与肠管粘连,切面灰粉

3、色,质较嫩。肿物坏死严重。病理诊断:小肠:间质瘤,核分裂1-3/10HPF肠管上下切端均未见瘤组织残留免疫病理:CD117(+)CD34(-)小肠分组:(1)十二指肠羽毛状粘膜皱襞(2)近段空肠(3)远段空肠(4)近段回肠(5)中段回肠(6)远端回肠形态及功能:连续性排列;均匀、整齐;推进性蠕动;肠壁柔软、活动度好;7~9小时排空小肠正常影像解剖羽毛状或雪花状粘膜皱襞无明显粘膜皱襞小肠正常影像解剖123465胃肠道间质瘤定义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

4、,免疫组化过表达CD117(c-KIT)和CD34,属于消化道间叶性肿瘤。分布胃60%-70%小肠20%-30%结直肠10%胃肠道其它部位(食管、网膜、肠系膜)<5%47%的GIST诊断时伴有转移性病变症状GIST的症状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生长方式有关最常见的症状是腹部隐痛不适50%-70%的患者腹部可触及包块浸润到消化道腔内表现为溃疡或出血,大约1/3的患者可出现胃肠道出血少见症状: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恶心、肠梗阻及阻塞性黄疸GIST的CT影像学特点:具有黏膜下肿瘤特点,通常是发生于肌层,向腔内外

5、生长,境界清晰的肿块,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对周围组织的浸润相对轻微,多表现边缘清晰的压迫、推挤征象。肿块内部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较大肿块易液化、坏死、囊变。部分肿块可见“Torri-celli-Bernoulli征”,表现为直径大于5cm肿块,内见坏死,可与空腔脏器相通,气体进入肿瘤内。肿块多富于血供,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可显示点条状供血血管,内部坏死、液化区因无强化更加显示清晰。可伴有周围组织侵犯或远处转移,常见肝脏、腹膜、系膜等转移,但淋巴结转移较少见。跨壁生长或腔内型瘤体破溃可形成深大溃疡边缘可

6、形成火山口样改变。诊断标准:光学镜下的组织病理学特点:由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或两者混合组成胃GIST70%-80%由梭形细胞构成,20%-30%由上皮样细胞为主;小肠GIST多由梭形细胞构成,如以上皮样细胞为主,提示恶性可能诊断标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病理学标准具有上述光镜下特点CD117染色阳性(CD117阴性者<2%)60%-70%伴有CD34染色阳性穿刺活检仅用于无法手术而需要获取病理信息而决定进一步治疗的情况下GIST:恶性潜能的评估恶性潜能肿瘤大小核分裂数高危任何大小>10/50HPF>10

7、cm不论多少>5cm>5/50HPF中危5-10cm<5/50HPF<5cm6-10/50HPF低危2-5cm<5/50HPF极低<2cm<5/50HPF※即便是恶性潜能低危的肿瘤也可能发生转移恶性征象:①解剖部位:约70%胃GIST多倾向于良性,而约50%小肠GIST多倾向于恶性.②年龄较大(>50岁),肿瘤较大,肿瘤最大径>10cm(小肠5cm),内部有坏死,提示肿瘤恶性倾向.③肿瘤浸润邻近组织、器官,或伴有网膜、系膜、腹膜、肝脏转移均提示恶性.④肿瘤组织有丝分裂率>(5~10)/50高倍镜视野

8、(肠道>1/50高倍镜视野),高度提示恶性.⑤肿瘤分叶状、不规则,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均提示恶性。转移部位:主要发生在腹部,可以波及肝脏以及整个腹腔,淋巴结转移仅占6%常见转移部位:肝脏:54to65%腹膜:20to21%淋巴结:2to6%骨:6%肺:2%GIST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首选)※肿瘤完整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35~65%※由于极少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故不推荐区域淋巴结清扫放化疗(肿瘤本身对放射性抵抗,化疗药效率低,所以不主张行放、化疗治疗)肝脏转移瘤治疗(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