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3744
大小:112.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7-10-22
《生物化学小抄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物化学(论述、名解)论述题1、试比较DNA和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分子结构的不同。答:在物质组成上,DNA是由磷酸、戊糖和碱基组成,其基本单位是单核苷酸,靠磷酸二酯键相互连接而形成多核苷酸链。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是靠肽链相互连接而形成多肽链。DNA的一级结构是指多核苷酸链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DNA二级结构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DNA链,按照严格的碱基配对关系形成双螺旋结构,每10个bp为一圈,螺距为3.4nm,其结构的维持靠碱基对间形成氢键和碱基对的堆积力维系。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一条多肽链进行折
2、叠盘绕,多肽链主链形成的局部构象。其结构形式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其中α-螺旋也是右手螺旋,它是由3.6个氨基酸残基为一圈,螺距为0.54nm,蛋白质二级结构维持靠肽键平面上的C=O与N-H之间形成的氢键。DNA的三级结构是在二级结构基础上有组蛋白参与形成的超螺旋结构。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在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盘绕形成整体的空间构象,部分蛋白质在三级结构的基础上借次级键缔合而构成蛋白质的四级结构。2、1mol甘油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多少molATP?请写出反应步骤和计算过程。甘油+ATP→3-磷酸甘油+ADP;(消耗一个ATP)3-
3、磷酸甘油+NAD+→NADH+H++磷酸二羟丙酮;(1个NADH=2.5个ATP或1.5个ATP)3-磷酸甘油醛+NAD++Pi→1,3-二磷酸甘油酸+NADH+H+;(1个NADH=2.5个ATP或1.5个ATP)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ADP→3-磷酸甘油酸+ATP;(生成1个ATP)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ADP→丙酮酸+ATP;(生成1个ATP)18丙酮酸+NAD+→乙酰CoA+NADH+H++CO2(1个NADH=2.5个ATP)乙酰CoA进入三羧酸途径可以产生10个AT
4、P由此可得出甘油的氧化分解总共可以产生:‘-1+2.5(1.5)×2+2.5×1+1×2+10=18.5个ATP或16.5个ATP3、试述短期饥饿时(1~3天),机体内糖与脂肪的主要代谢变化。(写出有关代谢途径及其主要反应、关键酶)答:短期饥饿时(1~3天),机体内糖的主要代谢表现为糖异生,脂肪的主要代谢表现为脂肪动员、脂肪酸β-氧化。糖异生(以乳酸为例)(1)乳糖经LDH催化生成丙酮酸;(2)丙酮酸在线粒体内经丙酮酸羧化酶催化生成草酰乙酸,后者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作用下可在线粒体中直接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再进入胞液,也可在胞液中被转变为磷酸烯醇
5、式丙酮酸;(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醛。3-磷酸甘油醛与磷酸二羟丙酮反应生成1,6-二磷酸果糖;(4)1,6-二磷酸果糖经果糖二磷酸酶-1催化生成6-磷酸果糖,再异构为6-磷酸葡萄糖;(5)6-磷酸葡萄糖在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下生成葡萄糖。脂肪动员:甘油三酯在甘油三酯脂肪酶等酯酶的催化下生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β-氧化:(1)脂肪酸的活化:脂肪酸在脂酰CoA合成酶的催化下生成脂酰CoA。2)脂酰CoA进入线粒体:脂酰CoA在肉碱脂酰转移酶Ⅰ的作用下进入线粒体。(3)脂酰CoAβ-氧化
6、:经过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全部生成乙酰CoA。4、试述乳酸异生为葡萄糖的主要反应过程及其主要的酶。乳酸经LDH催化生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线粒体内经丙酮酸羧化酶催化催化生成草酰乙酸,后者经AST催化生成天冬氨酸出线粒体,在细胞浆中经AST催化生成草酰乙酸,后者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作用下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循糖酵解途径逆行至1,6-二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经果糖二磷酸酶-1催化生成F-6-P,再异构为G-6-P;G-6-P在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185,试述调节血糖水平的激素有哪些?其作用机理是什么?,1)升高血糖
7、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肝糖原分解、糖异生增加、加速脂肪动员;糖皮质激素:糖异生增加、抑制肝外组织摄取利用G;肾上腺素:加速糖原分解2)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促进G利用,促进糖原合成,加快G氧化,抑制糖异生,脂肪动员减慢。6,试述四种血浆脂蛋白的化学组成特点、合成部位及主要生理功能7,试述影响氧化磷酸化的诸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答: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及机制:⑴呼吸链抑制剂:鱼藤酮、粉蝶霉素A、异戊巴比妥与复合体Ⅰ中的铁硫蛋白结合,抑制电子传递;抗霉素A、二硫基丙醇抑制复合体Ⅲ;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氢抑制复合体Ⅳ。⑵解偶联剂:二硫基苯酚和存在于棕色脂肪组织、骨
8、骼肌等组织线粒体内膜上的解偶联蛋白可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⑶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寡霉素可与寡霉素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