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85350
大小:1.54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01
《试论精神富有和精神富有的社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试论精神富有和精神富有的社会张伟斌陈华兴提要:本文通过对人类精神的一般特征、中华文化精神的历史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精神富有社会的内涵特征的论述,阐明了精神富有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主观世界不断洗炼完善、精神内容不断向上向善的过程和状态;是人的知、情、意不断丰富提升,社会的真、善、美不断显现完臻的过程和状态。阐明了精神富有的社会应该是一个物质富裕的社会、具有共同价值追求的社会、政治昌明的社会、法治完善的社会、科教发达的社会、文化繁荣的社会、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态文明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指明了建设精神富有社会的时代要求——不断营筑和巩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不断解放和发展精神生产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丰富和提升全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关键词:人类精神精神富有精神富有的社会作者张伟斌,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陈华兴,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杭州310007)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含着丰富的精神内容,它们构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能动内涵和内生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有机体,它在自身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某种共同的文化习惯和价值系统,并成为进一步发展的能动力量和精神内涵。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重大历史使命。这一现代化目标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要求,承续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向,展现了浙江科学发展的实践要求,它必将引领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一、人类精神的特质精神(英语:Spirit),通常意指灵魂、心灵、意识、理念等,指人类生命力的根源,是物质或肉体的反义词。它源自于古希腊语,具有气、呼吸(pneuma)和灵魂(psykh色)两层意思。在《圣经·创世记》中是这样描述的:耶和华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亚当。也就是说,在上帝将气吹入本是尘土的亚当之前,亚当只不过是一具毫无灵气的泥土。“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就其源头看,“精神”是指人的元神、精气,与“形体”相对应。《淮南子·精一129—万方数据 浙江学刊2012年第6期神训》:“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而形体者,所禀于地也。”汉代王符《潜夫论·卜列》:“夫人之所以为人者,非以此八尺之身也,乃以其有精神也。”同时,“精神”也指“心”的分辨是非、认识真理的功能。《孔丛子·记问》:“子思问于夫子日:‘物有形类,事有真伪。必审之,奚由?’子日:‘由乎心,心之精神是谓圣。”’可见,从词源上看,精神具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人的主动性、能动性,也就是人的灵性;二是指人的思维、意识的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恰恰是物质的最高产物。经过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由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三个决定性环节,物质从其自身的发展中产生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列宁语)。但无论怎么说,精神不能脱离物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也不能离开精神,两者的统一才能达到自然的完美,而这种完美正体现在万物的精华——人的活动之中。人是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有机统一体。人的物质属性是指人的自然躯体的吃、住、性等自然欲望和感情要求,人的精神属性主要是指人的思想、理想、自由等精神内涵,人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在人的生活实践过程中相互关联、相互渗透、有机统一。人之为人或人之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东西在于人的精神属性~“自觉的能动性”(毛泽东语)。从表面上看,人与动物有许多相象的行为,如动物吃食物,人也吃食物,动物有性行为并通过此繁衍后代,人也如此,但从本质上讲,两者是不同的。动物的吃、性行为是自然的本能活动,而人的吃、性行为是人的生活实践内容,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因此人的活动具有精神的特质。人的吃,是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的自然活动;人的性行为,是以爱为纽带的生物性活动,而计划性、目的性、爱都是人类精神的内涵。由此可知,人之区别于动物并高于动物原因是在于人的精神特质,精神对于人来讲是必要条件,没有精神的人不是真正的人,缺乏精神的人足愚味、无知、低级的人。马克思之所以说“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①。正因为人有精神,毛泽东所说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道理也在于此。精神并不是凝固的、僵死的,而是活动的,它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养涵于社会的各种关系之中,因此,精神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正象离开了大脑,意识便不可能存在一样,离开了人类社会,精神便失去了其存在的寓所,精神的存在和发展是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和条件的。人不是单纯的自然物,而是活生生的、现实的、社会的人,社会性是人的存在本质。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④,社会不是空洞的,而是以人与人之间关系为内涵的。因此,社会存在的内容和人的存在内容实质上是统一的,人的社会性与人的精神是共存的。一方面。人的社会性不能离开精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一种纯粹的庸俗的物质关系,而是一种能动的,包含着主体精神的社会关系,从而使主客体关系得以构成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结构。如果人的社会性与精神相脱离,只是单纯地群居在一起,那么,人的社会与蚂蚁等动物没有区别。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主体间构成的社会关系包含着丰富的精神内容,这是其它动物所没有的,其它动物虽然也群居,但没有精神。另一方面,人的精神更不能离开社会性。精神的存在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社会就是精神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离开了社会性内容,精神便成为一种抽象(如黑格尔笔下的绝对观念),成为一种想象主体的想象活动,是不可能真正成为有血有肉的历史和现实的生灵。可见,精神只有在社会性中才能发挥其功能,成为凝聚社会、引导社会的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类的社会关系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关系是实践关系,人类精神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社会化把自己的主体精神内容付诸于实践对象,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l,第208页。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0页。一一130一一●万方数据 试论精神富有和精神富有的社会使对象发生符合人的需要的改变,达到人的目的;同时,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又从实践对象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吸收社会活动的成果,从而使人类精神在非社会化过程中不断涵养、丰富和完善,社会正是在这种社会化和非社会化的互动统一中不断发展的。而无论是社会化还是非社会化,其实质是人类精神(在社会生活中)的双向流动。人类精神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能动内涵,是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动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促进着社会物质力量的发展。精神富有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主观世界不断洗炼完善、精神内容不断向上向善的过程和状态,是人的知、情、意不断丰富提升,社会的真、善、美不断显现完臻的过程和状态。从普遍意义上讲,精神富有的人具有以下内涵特征:(1)精神富有的人是一个自觉自律的人。个体通过自我认同、自我调节、自我约束,一方面,不让自己的感性欲望、自然情感和物质要求无限制的泛滥来干扰其理性目标;另一方面,个体通过对这些感性要求的合理限制,使得自己的感性内容得到更加有效的、更具有意义的实现。从而使其知、情、意和谐协调,使其灵与肉、感性与理性统一有序,成为一个自尊自信自爱的人。(2)精神富有的人是一个富有理性的人。精神是在社会过程中流动的,但人的存在和发展内容、社会的流动内容并非全是合理的,人总是处在现实的种种矛盾之中。理性的人就是善于处理各种矛盾、遵循社会规则并融入社会的人,努力做到个体服从集体、局部服从整体、眼前服从长远,使自我不断超越当下时空而趋向时间的永恒性和空间的完整性。从而使“昨天的我”一“今天的我”一“明天的我”贯成整体,使“我”“我们”一“社会”连融一体,成为一个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3)精神富有的人是一个富有德性的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具有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这就是入伦道德。将这些伦理规范准则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情感、教养、风格、情操等主观内容,便是一个有德性的人。德性是一种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它深入个体的良知,成为人的良心的寓寄。正是因为有了德性的力量,个体才能真正知羞、知耻、知辱,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处于道德自觉和社会的伦常之中,成为一个知爱怀情、知恩图报、知善向善的人。(4)精神富有的人是一个“自由而全丽发展的人”。自由是一切有精神的存在者的属性,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人的自由,马克思把“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看成是“共产主义”必要条件①,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个人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关系的能力不断提升而趋向自由的自为状态,这种全面发展的能力,包括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文明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活动能力素质、心理情感素质等内涵,而这些内容的提升恰恰是个体精神整体内容的提升。通过个体精神的提升,使其成为一个具有正确价值追求、科学文化知识、民主法制素养、文化生活丰富、内在精神充实的人。二、中华精神发展的历史内涵现实的精神内涵植根于社会历史发展之中。中华文化历史的发展生成了丰富的精神内涵,这些历史性内容渗透在历代中国人的血脉中,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动力。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人民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大多数人所认同、接受和追求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这种历史文化精神,积数千年历史嬗变之精华,聚世代炎黄子孙战天斗地之智慧,博大精深,根深蒂固,万世传承,成为中华民族生命有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这种历史文化精神,永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0页。一131万方数据 浙江学刊2012年第6期建设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养料。(一)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是中国人的积极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蕴含着一股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品格,是我们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易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相当于中华民族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历史宣言。翻开中华文化的典籍,可以看到无数篇闪耀生生不息精神光芒的华章。神话、寓言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神农尝百草”;诗词有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这些都反映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自强不息还表现为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礼记·大学》倡导“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肯定“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在我们国家兴旺发达时期起过巨大的积极作用,在我们民族危难之际,也总是成为激励人们进行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历史所展现出的惊天地,泣鬼神,坚持正义、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自强精神;中华民族所信守的“士可杀不可侮”,“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刚勇气概;中华人民所敬奉的“忠义伟岸武圣人”关公、刚正不阿黑面铁包公的正义人格,都体现了中华儿女刚健愤发、矢志不渝、多难兴邦的阳刚之气。(二)勤劳勇敢的精神“克勤于国,克俭于家”,中华儿女历来视勤劳为立身立国之本,认为勤劳是创造一切财富的源泉,是一个族群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在中国,同勤劳紧密联系着的勇敢,这也是历久不衰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实践中,很早就认识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朴素的道理。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一劝导人们勤劳勇敢的古训,更被历代有志之士奉为激励自身不断进取的名言。“大禹治水”的故事千古流传,人们对这位先圣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感奋不已;李冰父子率众修筑都江堰,不避风雨,苦干巧干,建起的堤堰灌溉良田520万亩;北魏郦道元历尽千辛万苦寻图访迹,完成《水经注》这部不朽的地理著作;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刻苦钻研,所求得圆周率在精确度上保持近千年的领先地位;明代徐霞客经过三十多年的实地考察,完成六十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曾为人类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的精神。中国人民依靠这种精神,不断战胜自然和社会带来的各种艰难险阻,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爱国爱家的精神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文化精神的内核。中国人的爱国情,发端于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亲人的眷恋,对创造美丽家园的祖先的崇敬。在古代中国,国家观念是以家庭观念为基础的。中国人的文化思想可以说是认祖不认神,神仙只不过是神化了的人,崇拜祖先是中国人的传统宗教信仰之一。由对祖宗父母的孝,扩展到对家族乡里的和,再扩展到对国家社稷的忠,这便形成了中国人的“国”、“家”一体观念。人们往往把祖国比喻成母亲,把孝亲心上升为爱国心,把爱乡情放大为爱国情。在爱国爱家的文化传统的熏陶下,中华大地不仅出现了无数爱国英雄人物,而且从爱国实践中升华出励志报国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一篇《离骚》充分表达了他那“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忧思深广的爱国情怀;南宋岳飞的“精忠报国”、“还我河山”;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曲曲激愤之一】32—万方数据 试论精神富有和精神富有的社会词,表达了中华民族坚持操守、忠于祖国的磅礴正气。明朝戚继光奋战十年,荡平倭患;郑成功依靠高山族人民打败荷兰殖民者,使沦陷三十八年的台湾回归祖国;清朝林则徐禁烟抗英,保卫祖国;关天培、邓世昌、冯子材等在抗击帝国主义侵略中视死如归,以身许国。这一个个英勇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可歌可泣、愈挫愈奋的爱国情怀。中华民族一次次历经磨难,却一次次衰而复兴、巍然屹立,靠的就是这种精神。凡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只要良心未泯,都有一颗赤诚的“中国心”。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乡情、爱国情是一条永远割舍不断的精神纽带,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四)团结统一的精神团结统一的精神,就是指一个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古人云:“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说的就是这种精神。这种精神根植于华夏大地,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存、凝聚、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很早以前,我国便有大统一思想,而且历久弥坚。从孑L子的“一匡天下”,孟子的“定于一”,荀子的“文王载百里地而天下一”的大统一思想,到董仲舒的“万物之统皆归于一也”,以至康有为的“大同世界”、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等,都是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思想反映。历史上的分裂,从来只是暂时的,不得人心的,而统一则是主流和长久的。中国历史的实践证明:宜合不宜分,合则兴,分则衰。汉朝的“汉武中兴”、唐朝的“贞观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都是在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环境中实现的。正如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宣言》中所说:“以言民族,有史以来,其始一民族成一国家,其继乃与他民族糅合博聚以成一大民族,民族之种类愈多,国家之版图亦随之愈广。”我国是个多民族的泱泱大国,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条件,不论是在祖国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这种精神都是我们捍卫主权、维护尊严的重要力量。(五)和谐和平的精神中国人自古就特别强调“和”,以和为贵,讲究中道。中和融通是贯穿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基本思想方法,是中华文化最珍贵的基本精神之一。所谓“和”,是指不同事物的合和、和谐、统一,对立面的相济相成,既同且异,共聚一体,相资相长。中华传统文化追求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自我身与心的和谐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主张,老子赞美“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自然美,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易传》提出了“太和”的观念,倡导至高无上的和谐,达到最好的秩序与和谐状态。西汉董仲舒认为“德莫大于和”,把“和”提高到道德最高标准。中国人世代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来处理各种矛盾和各方面的关系,包括“天人合一”、“家庭和睦”、人与人“亲和”、民族“协和”、国与国“和平共处”、“天下太平”等等。秦王朝统一中国之后,到十六七世纪,中国在世界上一直是强国。中国积极发展同世界其他民族的友好往来,成为举世闻名的爱好和平之邦,汉武帝派遣使者出使西域,唐太宗发展西域交通,郑和七下西洋,著名的“丝绸之路”等,都是中华民族对外和平交往的历史见证。中国人民对内重视道德教化,主张各族人民和平相处,对外重视睦邻友好,主张各个国家和平共处,一直是世界和平的促进力量。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历来主张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多次向全世界宣告永不称霸。社会主义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华文化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历史、博大灿烂的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精神锤炼了中华人民百折不挠的意志、刚健有为的品性,塑造了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挺起了“中国的脊梁”;中华文化精神更是丰泽了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土壤和精神根系。三、精神富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必须以物质富裕为前提和基础,但物质富裕并不等于就是社会主义,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一133~万方数据 浙江学刊2012年第6期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因此,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目标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的客观要求。更是进一步推进浙江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一)建设精神富有的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要求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是人自身的进步与文明程度的提高,就是人的生存状态的不断改善、人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逐步展开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社会的和个体的两个层面的发展进步,全面发展的人首先是社会化的人:即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全面参与和介入社会的不同层面,在广泛交流中全面参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活动,最终成为社会的人;其次是个性化的人:即在成为社会的人的过程中,形成个人独特的品质和思想、情感、才能、自我观念,形成全面发展独立的人格与品格,从而成为个性的人。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理论是相互交融、互动互进的有机整体,它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江提出建设精神富有的现代化目标的主要理论依据。1.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主张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①,从而实现“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②。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未来的社会物质财富将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将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问、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毛泽东在革命胜利前夕强调:我们中国是处在经济落后和文化落后的情况中。在革命胜利以后,我们的任务主要地就是发展生产和发展文化教育。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非常重视并反复强调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问题。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系统整合起来,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制度的和精神的内容统一起来,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内容。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的实践条件下的应用和发展。2.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内容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同一个历史活动的双重结果。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对矛盾。一方面.社会规律作为一种客观力量制约着人类的活动,人们不能改变它,也不能违背它,否则就要受到历史的惩罚;另一方面,在社会规律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又自始至终贯穿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存在于人的能动的社会活动过程之中。作为主体的人可以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在实践活动中自觉地利用它,避免或减少它可能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促使社会沿着前进上升的路线有规律地发展,从而为人类进步事业服务。马克思从人类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来阐述人民群众对于物质世界的生产实践活动,一方面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来获取自身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另一方面,从改造环境的活动中来达到人的自我改变、自我实现和自我解放,这就是人类实践的最本质的内容。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④也就是说,在历史的进程中,人的实践活动书写了整个世界的历史变迁,这里既包括了自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87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68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10页。134一一万方数据 试论精神富有和精神富有的社会然界的人化,也包括了人自身的发展这样一种双向发展历程。没有人的实践活动,也就无所谓世界的历史发展,也就无所谓人自身的历史发展。因此,马克思是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双向关系上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在他看来,人们的历史始终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入的活动;整个历史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马克思指出:处于社会关系中并作为主体的人本身,总是表现为过程的最终结果。在活动中,作为固定形式的一切东西(如产品等)只是作为转瞬即逝的要素出现,而作为主体出现的个人,他们在实践中更新他们所创造的财富世界,同样地也在更新他们自身,在改造环境中实现物质世界与人自身的共同发展进步。3.八的全面发展是纠正社会发展过程中“片面性”倾向的价值尺度在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活动中,人们经常会陷入见物不见人的片面性,把人们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仅仅看成是达成某种外在于人的纯粹物质的发展目标的实现手段,有时甚至是以牺牲人的自身发展去实现某种毫无人文价值的社会目标。我们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把人类的辛勤劳动理解成仅仅是为了生产某种物质产品的手段或条件,而物质产品则成为人的生产直接追求的目的。的确,如果没有人的劳动,物质产品就无法生产出来。但是,生产物质产品的过程中,人的体力的锻炼、智力的提高,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的激发和提升,以及在物质的产品中凝结着的生产者的智慧和技能,成为人们劳动能力创造能力的确凿证明,也是人作为现实的物质世界的创造主体的历史地位的确凿证明。再进一步,通过使用和消费这种物质产品来满足人类自身的某种需求,也就从根本上实现了人的生产目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是人进行的,历史需要人的参与,而历史又是以人为目的的,所谓通过人并且是为了人的,就是坚持了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的统一。而过去我们总是从表面上看到了人为生产物质产品的辛勤劳动,看不到在物质产品背后所蕴含的生产者和创造者的主体本质力量,看不到这种实践活动对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的巨大作用。在这种片面性的影响下,我们曾经出现过仅仅追求单纯的经济产值,一切向钱看,不顾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出现抓经济建设与抓精神文化建设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软现象,这种倾向,极大地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二)精神富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胜利到曲折、从曲折到新的发展的历史过程。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罪恶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揭露,这表明社会主义思想一开始就是在资本主义内部产生的反资本主义社会的正义的精神吁求。空想社会主义不仅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罪恶,而且对未来社会提出了种种美好的设想,这是被压迫、被剥削人们的价值愿望,也是社会主义历史中一一从理论到实践都不惜一切代价(包括血的代价)孜孜追求的社会理想和精神旨归。从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看,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价值有两个:一是生产力发展;二是社会公平正义。前者所要解决的正是物质富裕的问题,后者所要解决的正是精神富有的问题。社会主义之所以从空想发展到科学,首先是因为它获得了“现实基础”,而这“现实基础”的主要内容就是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进行历史性肯定:“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①因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是社会主义社会得以产生和生存的基础条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然而,社会主义虽然要富,要发展生产力,但并不是富了、生产力发展了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7页135—万方数据 浙江学刊2012年第6期有它的价值目标,那就是人人平等、精神富有。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实践,在这一点上都是一致的,它们都设想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精神富有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的社会理想,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的,离开这一本质要求去谈生产力发展、去谈物质富裕,那必然会丢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因此,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价值,它体现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既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也是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精神富有社会。精神富有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渗透或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显现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本质要求。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公平作为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是辩证统一的。离开生产力发展谈精神富有,即是脱离了现实基础的空想,空想社会主义,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和我国的“文革”左倾危害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样,离开精神富有谈生产力发展、谈物质富裕,也是缺乏社会主义的价值基础的,它容易导致社会主义发展的无原则、无方向。因此,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的理性本质的基本内涵,前者是工具理性的体现,后者是价值理性的体现,两者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历史理性和现实理性的统一、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三)精神富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把发展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把发展的生产力视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础。这种从生产力的基础和经济富裕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方法论指导作用,这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然而,邓小平的“富裕”是“共同富裕”,这“共同”两字正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的,它体现了“平等”、“公平”、“正义”、“和谐”等精神内涵。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内在内涵及其辩证关系,对于我们解决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的不断发展,要求我们从多种维度去拓深和完善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一方面,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社会关系日益紧密,社会矛盾日益显现并呈多样化趋势;另一方面,生产的高科技化使得生产与生活的关系界线日益模糊,生产关系和生活关系的内容和形式相互交织,“社会”的内涵日益丰富且比重增加,“社会”的问题日益凸现且不断细化。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并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它既传承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和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不但是一个物质富裕的社会,而且必须是一个精神和谐的社会,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来讲,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坚持我们党在社会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并借鉴传统和谐思想的有益成分,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有机统一起来。这一理论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其自身等多重关系,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方方面面,贯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中国一136—万方数据 试论精神富有和精神富有的社会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客观实际和现实要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本质和发展要求认识的深化。(四)建设精神富有的现代化社会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认识的深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对此我们进行了长期的艰辛探索和实践。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宣告,我们的总任务就是要“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把提高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看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鲜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命题,并特别强调: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把精神文明建设看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江泽民深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突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他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深刻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三位一体”深化拓展为包括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并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它拓展深化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格局,进一步充实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政治建设方面,坚持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在文化建设方面,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明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建设方面,坚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总之,胡锦涛强调,“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②‘‘我们既重视物的发展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重视人的发展即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③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系统地整合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容之中,深刻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提高。综上所述,深刻把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必须全面理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层面来把握每一方面建设的重大内涵。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四、建设精神富有社会的目标内涵从社会意义上讲,精神富有是具体的、历史的,它随着社会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精神富有与否只有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4页。②③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4、23页。~137—万方数据 浙江学刊2012年第6期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才能确定。作为现代化建设目标的精神富有,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不断营筑和巩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不断解放和发展精神生产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丰富和提升全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具体地讲,精神富有社会的建设目标应该具备以下内涵:(一)精神富有的社会是一个物质富裕的社会物质决定精神,物质富裕是精神富有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离开物质富裕的精神富有是子虚乌有、海市蜃楼式的空想,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结论。精神富有为物质富裕提供价值引领和发展导向,它影响着个人的经济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着社会的经济增长和物质富裕的程度。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论,邓小平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一贯强调的“发展”都说明了这一点。在建设精神富有的现代化社会过程中,需要我们发扬改革创新的精神,牢固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主题主线,不断筑实、筑高、筑好的物质富裕的大堤。(二)精神富有的社会是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追求的社会社会共同价值是反映处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的共同需求的价值,具有“我我们一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成结构。它在一定的社会中居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是社会发展的自觉的能动的内容的共同体现,是全社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理想的集中反映。因此,共同价值追求表征着人类精神的进步趋向,是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内容,是精神富有的具体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支撑和推动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共同营筑“我们的价值”,不断提炼总结“我们的价值观”,并把它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是精神富有社会的内在要求。(三)精神富有的社会是一个政治昌明的社会政治昌明,是政治现代化的正向发展,是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的理性结果,是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它通过发展民主政治,维系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使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项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形成共同的政治意识认同、政治治理规制、政治行为规范和政治价值追求;使全体社会成员民主法治素养、思想道德素养不断提高,政治参与不断扩大,政治生活日益丰富,形成共同的政治文化认同和政治理想。政治昌明是精神富有社会的价值追求和根本保障,是建设精神富有社会的动力之源与重要条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持续提高人们的民主素质,是建设精神富有的现代化社会的政治保障。(四)精神富有的社会是一个法治完善的社会法治包含了一整套关于法律与道德等规范,是反映国家与公民社会、权利与义务、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等关系的原则与观念体系,体现了人对法律的价值认知与理念。法治就其内涵而言,包含制度与精神两个层面:它不仅仅是一种治国方略和民主治理模式,而且也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结构与价值秩序,包含着人权保障和公平正义等永恒价值追求等深刻的精神内涵;法治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规则体系和行为规范准则,而且也是一种体现正义、平等、人权、自由等价值的法律精神;法治作为一种规则体系是精神富有社会的制度保障,法治作为一种法律精神是精神富有社会的内在内涵。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为建设精神富有的现代化目标提供强大的法治保障。(五)精神富有的社会是一个科教发达的社会科学技术的水平反映了一个社会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水平和文明进步状态。科技教育不仅推动着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发展,而且推动着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革发展,对人们的思想一138万方数据 试论精神富有和精神富有的社会文化、知识素养、道德观念等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影响经济发展、激发创新精神、释放创造活力、增进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科技教育是推进人类精神事业的“历史的有力的杠杆”,为精神产品的生产、传播和享受,思想道德观念的拓展和升华,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手段和动力,是构成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一种真理性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包括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伦理道德、文化形式和理论思维,越来越产生深刻的影响。(六)精神富有的社会是一个文化繁荣的社会文化是人们的智慧、精神客观化的成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确证,是人类精神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其文明成果的体现。文化繁荣的内涵丰富,不但是指文化基础设施的健全、大众文化生活的丰富、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而且关注每一个社会成员内心世界的健康、充实和丰盈,精神境界的广博、美好和强大;不但包括全社会文化自觉意识的激发、文化自信心理的培育、文化自强能力的提升、文化复兴目标的追求,而且内含全社会文化心理的认同、文化精神的蓬勃、民族集体意识的强化、共同文化家园的构筑。因此,文化是社会精神生活的直接内容,是精神富有社会的内在支柱。(七)精神富有的社会是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和谐有序社会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社会各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有三个基本指向——社会均衡、社会共享与社会公正,其内涵主要包括社会发展协调、社会民生改善、社会利益均衡、社会结构合理、社会管理有序和社会关系和睦六个方面,这些都是精神富有社会的基本内容。因此,精神富有的社会必然是一个谐有序的社会。(八)精神富有的社会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广义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物质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因此,生态文明是自然的内在律求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能动内涵互动统一的结果。精神富有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我们必须进一步践行科学发展观,发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共存共生”精神,不断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使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不断提高,使生态环境的质量持续改善,使各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地更净。(九)精神富有的社会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就整个人类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它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化程度,即整个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协调。作为个体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在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全面而协调地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格、智力、能力、体力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思想、观念、心理、价值观、行为趋向等诸多方面组成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法律、伦理道德等诸多内容的全面进步,因而也是精神富有社会的内在内容。在建设精神富有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和发扬以人为本的精神,不断实现个体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责任编辑:田明孝万方数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