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少教多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高中物理“少教多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ID:8861877

大小:6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09

高中物理“少教多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_第1页
高中物理“少教多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_第2页
高中物理“少教多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_第3页
高中物理“少教多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_第4页
高中物理“少教多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少教多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物理“少教多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要求“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高中教育改革首先是课堂教学的改革,为此,笔者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少教多学”模式教学进行了探索,并进行了反思。  经过几年教学探索,笔者认为要达到少教多学的课堂教

2、学效果,必须抓住以下几个环节,即能够诠释教材的导学案、尊重学生学习个性,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性课堂教学设计及针对学生学习问题的教学反馈。  1.导学案的制作要立足于教材的校本化  制作导学案的原则是将国家课程校本化。教材是以最简练、严谨、科学语言给出知识、素材或结论的工具。教材以学生为本位,注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强调以学生的经验作为教材组织的出发点。但教材本身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缺乏旧知识的再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重点知识的互动探究等。要实现“少教多学”就必须将教材这一国家课程根据学生实际校本化,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研读教材,为课堂教学

3、奠定认知基础。因此导学案应包含以下内容。  1.1课标、考纲要求和课堂教学目标  要保证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就必须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中学习行为名词的界定,即“了解、认识、理解、应用、独立操作”等。除此之外,并将每节课教学内容给出明确说明。还要将本节课教学目标要求告知学生,即“记忆、理解、反思总结”等。  1.2本节学案必备的预备知识和体验  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是现有的知识和体验,为了使学生生成较完备的知识系统,学案中必须包括本学科相关知识回顾、必备的知识背景、材料和相关学科(尤其是数学)基础知识等。涉及生活实践和能够课前完成的简单实验一定让学生亲身体验,以便形

4、成必要的感性认识。  1.3导学案中问题的设置  “少教多学”模式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学生有效预习是最关键的,而教材对概念引入、定理定律的推导是简洁、规范的,给学生的预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导学案中过渡性的问题设置,无疑成为预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为使导学案真正达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对于不同课型,问题设置方法也不相同。  对于基本概念较多和理论性较强的课型,为了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必须注重概念的物理意义和理论形成过程的引导,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理论变成有型的物理事实。如关于质点概念的引导,设置以下几个问题:  (1)回忆什么是机械运动?(物体相

5、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也就是物体位置的移动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一辆汽车沿直线运动2km,以出发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请在坐标系中画出汽车的末位置。  (3)如果司机从里程表中读出汽车运动了2km,你能在坐标系中画出汽车的末位置吗?  (4)怎样才能准确描述出汽车的末位置呢?  问题(1)引导学生理解引入“位移”这一概念的原因,问题(2)引导学生理解“位移的方向性”,问题(3)引导学生理解“位移是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问题(4)引导学生使用物理语言对位移概念进行准确描述。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科学准确的物理概念。  对于物理规

6、律推导课型,问题设置要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固有的知识推导新的物理规律,将要推导的物理定理、定律设置成习题,然后对新定理、定律的条件进行强化和说明。比如: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可以将问题设置如下:  (1)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自空中自由落下,求物体下落h后动能的增量。    (2)取末位置为重力势能零点,始末位置的机械能分别为多少?  (3)分析上式,看始末状态的机械能有何关系?  (4)若小球沿光滑的球面下落h,动能的增量为多少?做功的力有哪些?上述结论成立吗?  (5)推导的条件是什么?用学科语言总结上述规律,并表达出来。  问题(1)引导学生利用动能定理推

7、导,问题(2)引导学生明确机械能的概念,问题(3)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机械能守恒定律,问题(4)将问题由只受重力做功拓展到只有重力做功,并引导学生认识到能量观点对于研究曲线运动问题比牛顿运动定律方便,问题(5)强调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并引导学生利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对于实验课型,应从物理实验学科教学高度设置问题,并注重引导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学科研究能力,而不能单纯就一个实验进行设计和引导。对于每个实验都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实验的依据(即原理)是什么?  (3)为达到实验目的,实验中需要

8、的仪器有哪些?仪器的原理是什么?  (4)哪些物理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