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实践和反思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实践和反思

ID:6218244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上传者:U-3335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实践和反思_第1页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实践和反思_第2页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实践和反思_第3页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实践和反思_第4页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实践和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实践和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实践和反思  【摘要】新课改精神提倡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式的方法自主的学习,教师也把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引进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探究式的教学虽然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可是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关键词】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实践;反思传统式的教学方式可以称为灌输性的教学方式,它是以教师为主心,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决定学习方法、评估学习成绩,学生只能被动的跟着教师转,该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率往往极其低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新课改精神提倡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式的方法自主的学习,教师也把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引进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探究式的教学虽然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可是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将引导学生自主的思考变成散漫5 所谓自主的教学就是教师不特意告诉学生学习目标、方法、范围等等,教师只要当一个引导者让学生有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就会像丢进水中的海绵一样大量吸收水份。然而实际操作时,有些教师不能把握吸引学生兴趣这一点,学生不能被历史知识吸引就满场走神、开小差、干别的事情,最后学生根本不会自主的思考反而变成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比如在教学初中历史人教版初一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时,教师给学生讲历史故事,可是学生觉得太久远的历史故事自己听不懂,反正不知道古人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古人怎么生活,那就不需要听故事了,学生不能积极思索老师的教学目的就无法达到。教师要意识到,所谓自主式的方法,就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主动学习,如果学生不能被历史知识吸引,就不会自主的学习。而要让学生喜欢自己讲的历史故事,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比如悬念式的方法让学生心里产生一个疑问,然后想知道过程;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让学生觉得故事很有趣,因此想了解后面的故事;和学生实际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产生兴趣等。在学习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时,教师可以巧设疑问:“大家觉得什么是孝?”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到讲孝道,这时教师讲出一个春秋时代关于孝道的故事:郑庄公黄泉见母。因为学生惊奇还有这样讲孝道的方法?听完之后学生对故事的印象很深刻,他们了解到古人和今人的情感原来是一样的,他们同样也很在乎亲情,感情的共鸣让他们牢牢记住了春秋小霸王郑庄公等相关的历史概念。二、将调动学生情感的体验变成盲从5 在让学生学习历史时,教师有时会用情感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时就会对历史产生兴趣,愿意接受历史相关的知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体验情感而用煽情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感情,学生与教师的感情共鸣,跟着教师的想法大喊口号,学生盲从了教师给予的观点却忽视了对历史的思考。比如在教学历史人教版初二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给学生看了大量的当年日军残暴对待我国人民的纪录片、照片等,学生看得义愤填膺,大喊:小日本去死!教师认为这就达到了教学目的,教师必须意识到,探究式的学习本质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得出观点,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发掘事情的前因后果,自己去思考整件事的道理而不能将自己的思考结论塞给学生。比如同样在描述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时,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看到日本人的残暴,同时也要让学生看到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迅速的崛起、日本在侵略中国以前国家出现的政治与经济矛盾、中国当时的贫穷落后、长期的战争造成的中国现状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的看待历史事情,而结论由学生自己深入思索。三、将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变成鉴赏会5 在进行探究式的教学时,一些初中历史教师已经知道用情境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用讲故事、放图片、看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吸引学生去学习历史知识,但是学生在感受完情绪之后就觉得自己已经掌握历史知识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就是要让学生深入的思考,积极的探索,如果学生学习历史停留在了解知识的层面上而不去积极探索知识,那么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就没有达到。比如在教学初中历史人教版初一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时,教师给学生观看大量的图片与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了解到唐、宋、元、明、清时代我们国家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学生对我国留下的大量历史文化财产感到很惊叹,这时很多教师认为学生了解到知识了,这样就达到了教学目的。然而此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仅限于了解资料,而没有对理解的知识深入的理解,如果此时不引导学生深入的思索,那么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等于只进行了一场很华丽的鉴赏会而失去探究式教学的意义。教师要让学生深入的学习,就需要进一步让学生深入的思考,教师要了解学生思考的深度、范围、方法,只有了解学生正在进行怎样的思考才能更好的引导,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的知识写一篇论文,题目和论点由学生自拟,学生通过写论文能将前面学习的资料重新整合、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5 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积极的思索,而目前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时候有时还停留在方法上,教师已经初步了解了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却忽视了探究式学习的本质是让学生积极思索。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时,必须把握探究性学习的本质,创造一切方法让学生积极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参考文献】[1]张扬.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研究[J].历史教学.2002(06)[2]姚成业.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作用的发挥[J].教育评论.2007(04)[3]李美丽.初中历史的探究性学习[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09)[4]郑世强.历史课堂教学与历史探究性学习的统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10)(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马沟初级中学)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