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012577
大小:30.9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7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社戏》跟踪测试题及答案(内含2课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戏》跟踪测试题及答案(内含2课时)教材册别及单元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社戏》课时第1课时【跟踪测试题】一.基础训练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哄骗(hǒnɡ)闹哄(hōnɡ)起哄(hōnɡ)踱(duó)B.潺潺(chán)怠慢(dài)不惮(dàn)船橹(lǔ)C.撺掇(cuānduó)凫水(fú)桕(jiòu)树旺相(xiànɡ)D.皎洁(jǎo)归省(xǐnɡ)絮(xù)晌午(shǎnɡ)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绝壁膝盖脑怒欺侮B.困惑挑剔胆怯委曲C.
2、叛徒诚肯鉴别宛转D.惊异鞠躬奖励家眷3.下列词语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归省:回家看望父母。行辈:排行和辈分。B.委实:实在。弥散:弥漫消散。C.自失:丢失了自己。撺掇:鼓励他人做好事。D.絮叨:仔仔细细地说。旺相:长相好。4.下列句子的空白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那声音大概是横笛,,,使我的心也,然而又起来,觉得要和他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A.悠扬宛转愉快自失消失B.宛转悠扬沉静自失弥散二.思考探究5.课文的线索是________,作者按________顺序,以、________,_____
3、___的思路来结构全篇。6.下面是关于课文内容的三种理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A.通过回忆“我”少年时代在农村看社戏的愉快经历,赞扬了农民孩子的优秀品质,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教育的不满。B.课文写的是“我”十一二岁的时候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情景。作者以饱含深情的优美笔触,刻画了一群农家子弟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反映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C.课文写出了一片
4、难得的“乐土”,塑造出一群可爱的孩子,详写了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和六一公公送豆的情节,寄托着作者那时的理想,以及对新生的希望。7.课文的主要情节如下,请按叙述的先后,重新编排它们的顺序。A.船上社戏 B.夏夜行船C.戏前波折 D.归航偷豆E.六一送豆 F.钓虾放牛G.随母归省12345675 三.能力拓展8.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民俗呢?请介绍你所知道的一种民俗。(不少于30字)
5、 9.请写出两首有关民俗的诗歌作品,并熟读成诵。【参考答案】51.B2.D3.B4.B5.社戏时间盼社戏看社戏念社戏6.B7.GFCBADE8.示例:过年时,贴上窗花和对联,听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吃着饺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孩子们争着拜年,长辈们笑呵呵地给出红包,说出对新一年的祝福和期望。这些年俗都赋予了我们的生活丰富的内涵。9.示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
6、一人。教材册别及单元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社戏》课时第2课时5【跟踪测试题】一.基础训练1.课文的10——12段是调动了哪几种感官来描写“夏夜行船”的美景的?请依据下面的提示分析作用?(1)豆麦是“碧绿”的、远山是“淡黑”的,月色朦胧在水气里,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2)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3)“潺潺”的船头激水声,小伙伴的说笑声、嚷声,远处的“歌吹”之声。2.根据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的含义,体会我的心理,感受其中的童真童趣。(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7、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2)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二.思考探究3.在“归航偷豆”中,从“偷”字从中可以看出小伙伴们的什么特点?4.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本文所写的某件事为例,具体分析这些表达方式的作用。 三.能力拓展5.扭秧歌,是我国北方民间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俗舞蹈。鼓声一响,“群歌竞作,弥日不绝”,请同学们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一段“扭秧歌”的片段。字数在100字左右。【参考答案】1.(1
8、)这几处5调动了视觉感官,形象的写出了行船时所见的色彩之美。同时运用了以动写静的写法,烘托出“我”急迫的心情。(2)这一句调动了嗅觉感官,写出了行船途中两岸香气带给我的美好感受。(3)这几处调动了听觉感官,激起了我心中的愉悦之感,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用这种沉静反衬了对社戏的急切渴望之情。2.(1)这是儿童眼中的景物描写,非常富有诗意,“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是儿童才富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