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考作文试题评价和比较

中美高考作文试题评价和比较

ID:5599464

大小:3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2-19

中美高考作文试题评价和比较_第1页
中美高考作文试题评价和比较_第2页
中美高考作文试题评价和比较_第3页
中美高考作文试题评价和比较_第4页
中美高考作文试题评价和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美高考作文试题评价和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美高考作文试题评价和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3-0023-04伴随近年来中国高考受到美国高考SAT(ScholasticAssessmentTest)的强烈冲击,其中的写作题Essay更是引发了教育界的广泛青睐。在此背景下,将近年全国各地语文高考作文试题与Essay作一番比较分析,对2014年高考作文的研制、评价和应试指导均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一、中国高考作文:文体意识和价值定位伴随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对考生思想情感过多束缚的“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逐年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趋向宽松的“

2、话题+材料作文”:且由提供封闭式材料的话题作文向开放式材料的话题作文演变。新世纪开篇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题,话题作文作为一种相对开放的全新作文题型开始出现并日益引人注目——这就为考生的自主思维、自由选择和独立表达提供了多维、开放、无规囿的精神平台。但是,去了“硬性命题”之后,“软性命题”难免遗留负面影响。换言之,“作文潜规则”改头换面地制约着考生的自主思维,成为青春生命语用过程中的软性约束。12例如,2013年高考作文就鲜明地延续着近年来这种艰难的开放势头,而且,就总体而言则变得更能承载考生作为“个人主体”的思想容量。尤其是2012年才刚刚现身、充满自由论

3、说色彩和不确定性的话题作文,已经占据了2013年各地多数考卷卷面。可以判断:开放视野、催生思维、鼓励表现,进而对母语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发挥积极的导航作用——这是大陆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性表现。其一,高考作文的话题及其材料更趋开放多元,提供考生一种自由思维的宽广空间。请看:1.“爱迪生怎么看手机”(北京卷)。2.“更重要的事”(上海卷)。3.“我愿意……”(湖南卷)。4.“上善若水任方圆”(湖北卷)。5.“过一个平衡的生活”(四川卷)。6.“经验与勇气”(新课标卷)等。这些话题(具体标题自拟),仅从字面审读就知道是提供考生一种颇具弹性度的思维框架或思维向度

4、,并配以同样灵活而开放的辅助性或提示性材料。1.话题“三句话看童心”(浙江卷):“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菲尔丁(应为“英国作家戈尔丁”):世界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122.话题“根据大豆写作文”(重庆卷):“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

5、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如果是心智能量蕴藏丰富的考生,面对如此充满思辨性的话题材料,就如面对可供个人思维自由舒展的巨大精神空间——这无疑就是获得一种凭借语言来充分展示自我才智并享受表达满足感和成就感的难得良机。从总体上说,地方卷作文话题比全国卷更具开放性、思辨性乃至异质性。其二,高考作文的文体意识更趋明确,“述评”或“评议”成为作文的主流表达12新世纪以来,单纯叙事或记人的传统文体逐渐淡出考生

6、与教师的视野。即使所给材料是事件叙述、情景描摹或细节呈现,其考试旨趣也并不在让学子对客观性人事再作精致到位的“复现”——至少是为了从人和事出发而再作申论,或者是就表面现象而开发其深层内蕴。广东卷所给的是叙述材料:“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这样的话题材料各地考卷中比比皆是,其特点有二:或者是现象性材料下面覆盖着可供考生深度开发

7、的比较丰富的思想资源;或者话题本身就是思辨性观点的组合,不同的价值观念有待考生深入辨析、有所取舍。因此,这样“话题+材料”的命题形式内在地规定着考生无法以平面化的传统“记叙文”去完成,而必须以观点为统帅、以评议为方法、以论证为过程的“思想评论体”。换言之,这样的“命题”形式,即使其中的提示语包含着“文体不限”的表述,其实也隐含着明确的“文体意识”或”文体倾向”,并同时也规约着考生依循文体而采用相宜的语言表达即评论。进而言之,出题人文体意识的更趋明确和自觉,正实现着高考作文对长期固守的再现“客观人事”记叙文的悄然超越,甚至也正在启动着对观点单一、论证过程格式化、

8、思维高度同质化的“应试型议论文”的深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