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731613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0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矛和盾的集合》课堂教学实录 一、课前谈话:看图猜成语,看谁的头脑最灵活? 有以下成语:守株待兔掩耳盗铃自相矛盾 二、写字教学: 师:矛的长处是进攻,盾的用处是可以防守,我们先把矛和盾这两个生字写一写,请小朋友伸出手来跟着我书空。 师一边范写,一边阐述(“矛”的撇这一笔这么锋利,就像是它这个“尖”。“盾”字的这一撇,特别得长,这样盾就大一点,才能抵挡得了矛的进攻。) 师:打开练习,在两种不同的武器边上分别写上这两个字。 学生自己在纸上书写。 三、揭示课题,初步了解课文: 师: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大家很熟悉,今天我们要
2、来学习矛和盾的故事,不过这里讲的可是一个聪明人的故事。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出示词语。矛雨点般戳进攻盾左抵右挡招架自卫 请学生自己读读词语,读的过程中老师提醒,读的时候声音可以跟别人不一样。 请读矛集合圈里的词语。 老师提醒“戳”比较难读。 师:请观察一下,两边的词语排列有什么特点? 生:一边是和矛有关的,一边是和盾有关的。 师: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我们对比着来读,男同学读写矛的,女同学读写盾的。 学生练习读,非常整齐,又有对比性。 出示调整后的词语:矛进攻集合盾自卫 四、层层递进,学习课文2、3、4段 师
3、:矛的功能是进攻,盾的功能是防守。我们什么时候听到过集合这个词?这和我们平常的集合一样吗? 生:体育课。 师:这和体育课的集合不一样,打开课文,课文中找一个词语或者句子,来看看集合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己读课文。交流刚才的体会。 生:合二为一。老师在黑板上贴了这四个字。 师:它在文章的第几段? 生:第二段。 师:把这个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学生找出句子读。 师:还有其他的词语或者句子吗? 生: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师:还有不同的词语吗?陆老师提醒大家,这个词语在最后一段。 生:集于一身。师在黑板上贴纸条。 师:
4、把不同物体的长处集于一身,合二为一,就是这篇课文中集合的意思。发明家怎么会想到利用矛和盾各自的长处,把它们合二为一的呢?让我们来看一场比赛吧! 老师请一个同学来读读段落。 师: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 生:紧张、激烈的。 师:哪些词语看出是一场紧张、激烈的比赛? 生:左抵右挡。 生:如雨点般向发明家刺来。 生:难以招架。 师生进行表演。 陆老师来做发明家,你们是矛,我们合作表演。来,你们的矛如雨点般刺来,我左抵右挡,还是招架不住。 我们来换一换,现在你们是发明家,我是矛,开始刺了,上、下、左上、右上、右、左……孩子
5、么顺着老师的手势和指挥开始了抵挡。 师:你有什么感觉? 生:太晕了。 生:实在是招架不住了。 师:这场比赛实在是太紧张了,能不能读出来。 学生读课文。 发明家就是从这里找到了启示,然后一步一步地发明坦克的。哪一段写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 生:2、3、4自然段。 读读2、3、4段,发明家是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想出了什么解决的办法? 生:把盾做成一个铁屋子。 出示一个铁屋子。 师:这就是一个铁屋子,矛如雨点般刺来,结果呢? 生1:一点都没有刺到。 生2:如雨点般的矛刺来,矛断了。 师:想到这样的办法,发明家实
6、在是太高兴了,让我们高兴地来读一读发明家的想法。 生读句子。 师:这个同学很高兴,脸上还带着笑容的。我们再来这样读一读。 学生读课文。 师:做成了铁屋子,是不是大功告成了。发明家又发现了什么问题呢?想到了什么解决的办法?你能不能像老师一样写一写呢? 学生在纸上写: 填一填: 发现()办法() 交流 生1:自己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的蜗牛和乌龟了。 生2:不能进攻。 生3:把矛从铁屋子里伸出去。 对于这个答案。老师请同学打开课文对照一下,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课文里有这样的句子。 :师:课文中为什么用双引号。
7、 生:矛有特殊含义,指枪口和炮口。 师:矛上的双引号有漏的吗?这里的双引号可不能漏掉哦! 生:开个小沟,伸出枪口和炮口。 师:发明家发现把矛和盾结合在一起的,又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铁屋子不会跑。板书:不会跑 师:发明家想出的办法是什么呢? 生:装上轮子,安上履带。板:装轮子安履带 师:矛和盾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坦克,坦克在战场上怎么样?学生接读课文。 生:大显神威。 师:读读第五小节,这就是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样子。边读边想,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场面?一个学生读最后一节。 师: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
8、1:看到了德国兵节节败退。 生2:看到了他们哇哇大叫。 我看到了坦克威武的样子。 师:想不想看看坦克是怎样大显神威的?我们一起来观赏一下。 一段坦克作战的录象 师:厉害吧!你现在特别想说什么? 生1:太威武了! 生2:太厉害了! 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