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10290
大小:225.77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7
《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应对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应对措施口奚宾2009年i0月30日,29家创业板公司成功上市,中国创业板市场启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取得较大发展,这些机构拥有先进的经营理念.不断动.中国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又提升一个台阶.也意味着中国多层次金进行金融创新,为企业和居民设计出不同的理财产品.进一步分流了银融市场逐步形成,股票市场将成为中小企业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行的资金。创业投资公司异军突起,为部分急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提供然几家欢喜几家忧,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必然加速“金融脱媒”的步伐,融资.也部分挤占了商业银行的信贷市场。商业银行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六)其它金融机构。随着中国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一些企业和企业一集团的财务公司也进入到金融市场,不仅可以吸收定期存款.而且可以、引言“金融脱媒mnancialdisintermediation)”,也即“金融非中介化”,是指办理同业拆借、融资租赁、承兑等业务,许多融资项目也由内部资金解资金供需双方绕开金融中介机构直接进行交易的行为,它可以提高资金决,从而使商业银行的业务受到影响。供给方收益,同时也可以降低资金需求方的成本。金融脱媒现象最早于以上分别从国家金融政策、技术、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四个方面分2O世纪60代出现于美国,它是南美国的金融
3、体制所决定.并在金融市析了导致脱媒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如何解决由这些因素带来的危机是场发展到一定阶段表现出来。一方面,美国实行分业经营,商业银行不得中同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经营投资银行业务.使商业银行失去了许多投资机会,资金流向和利润三、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问题的措施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受Q条例的影响.存款利率受到管制,使银行存款(一)发展中间业务。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已经占到银行资金转入收益更高的市场.资金来源受到限制:再者,资本市场和债券市总收入的近4O%,而我国目前中间业务的收入仅为15%,这说明我国商场的快速发展,
4、使部分企业客户流失,从而使商业银行的经营受到很大业银行中间业务有很大空间。发展信用卡、资产管理、证券代理、保险代冲击。目前,中国金融行业也实行分业经营,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发展理、基金托管、票据清算、财务顾问等业务.不仅能够以较低成本带来较速度空前,金融脱媒现象日益突出,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不断萎缩,亟待高收益,而且还不会给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造成压力,这些业务收入进行业务创新,加强管理,以图生存与更好发展。将成为中国商业银行将来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商业银行有自己的网络二、金融脱媒的成因分析和客户优势,积极和企事业单位联系,多争取信用证
5、、票据担保、贷款承(一)利率。进入21世纪,为适应WTO要求,我国进行了利率市场化诺、代理业务等中间业务,还可以积极地与保险机构、基金机构、证券机改革,但到目前为止,利率并没有完全市场化,商业调整利率的空间有构等进行合作。经纪部分业务。限。由于通货膨胀因素的存在.存款实际利率可能实负.为了寻求资产保(二)开拓网络银行业务。网络进入社会生活使交易更直接便捷,成值.企业或居民会将资金转移到其他的投资渠道本更低,也成为促使金融脱媒的因素之一。但网上交易最大的缺点是不(二)信息化。随着IT行业的发展,金融行业也实现电子化、信息化,安全,交易者
6、的信誉无法得到保障,商业银行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撼,即企业和个人可以廉价、快速地找到供给和需求信息,并能在网上直接实开设网络银行。网络银行是金融电子化背景下的重大创新。为商业银行现交易.这不仅使商业传统信贷业务受到影响.也部分影响到其中间业开辟了新的营利渠道,它具有经营成本低.业务流程简单、方便、快捷和务。高效的优点,而且商业银行本身具有网点多的比较优势,可以轻松进行(三)股票市场。中国自1991年开始建立股票市场,直接融资开始成零售业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即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利润.又为企业融资的一种主要方式,改变了原来商业银行
7、间接融资一统天下的可以加强客情关系,储备客户资源。局面,截至2009年8月,中国股票市场累计发行股本19923.98亿股,总(三)扩展业务服务对象。打破传统观念,积极扩展业务服务对象,把市值达187095.39亿元。同时,股票二级市场的开通,为广大居民、机构贷款对象由原来的大型企业转向中小企业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必然和企业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部分资金由银行转向股票市场.这使商业方向。传统经济体制下,大型国有企业依赖银行贷款,政府做担保兜底,银行的资金供给和需求都受到影响,商业银行被边缘化。商业银行不用担心贷款的去向和安全。自上世纪9O
8、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四)债券市场。中国债券市场前期发展缓慢,政府持谨慎态度,但自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资本市场的发展使优质的大型企业都从股市获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债规模迅速扩大,2009年中国国债新发数得融资,逐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