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巧解解析几何问题.doc

数形结合巧解解析几何问题.doc

ID:51836055

大小:28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6

数形结合巧解解析几何问题.doc_第1页
数形结合巧解解析几何问题.doc_第2页
数形结合巧解解析几何问题.doc_第3页
数形结合巧解解析几何问题.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形结合巧解解析几何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数形结合”巧解解析几何问题四川省遂宁高级实验学校陈玉华我们都知道,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是用代数的方法(即坐标方法)研究几何问题.但是解析几何归根结底是研究解决几何问题的,因而又不能片面地强调用代数方法而忽略了几何图形本身的性质.在这里数形结合分析解决问题惟妙惟肖,各显神功.圆是特殊图形,在初中平面几何中我们学过许多有关圆的性质,如垂径定理,切线性质等.另外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性质、三角形中线、高线、角平分线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等.在解决解析几何问题时,应充分利用平面几何性质,有时可大大减少计算量,使问题变得简单明了,解法漂亮,避免复杂计算.1.求轨迹问题【例1】已

2、知动圆M与圆C1:(x+4)2+y2=2外切,与圆C2:(x-4)2+y2=2内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分析】利用两圆内外切的充要条件找出点M点满足的几何条件,结合圆锥曲线定义求解.【解】设动圆M的半经为r,则由已知

3、MC1

4、=,

5、MC2

6、=,∴

7、MC1

8、-

9、MC2

10、=,又C1(-4,0),C2(4,0)∴

11、C1C2

12、=8,∴

13、C1C2

14、>,据双曲线定义可知,点M的轨迹是以C1(-4,0),C2(4,0)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c=4∴,故点M的轨迹方程为:【点评】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时,利用几何条件探求轨迹的曲线类型,从而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轨迹方程,这样可以减

15、少计算量,提高解题速度与质量.【例2】如图,△AOB中,∠AOB=,AB在直线上移动,求△AOB外心的轨迹方程.【解】设外心为M(x,y),连结MA、MB,∵∠AOB=,∴∠AMB=,过M作MN⊥AB于N,则∠AMN=,又∵M为△AOB的外心,∴

16、MA

17、=

18、MO

19、,于是

20、MN

21、=

22、MA

23、=

24、MO

25、,即,化简并整理得:.【点评】利用了圆的几何性质:圆心角等于圆周角的二倍,寻找到动点M的等量关系,大大地提高了解题效率.2.求值问题【例1】直线经过抛物线的焦点F,且与抛物线交于点P,Q两点,由P,Q分别向准线引垂线PR、QS,垂足分别为R、S.如果

26、PF

27、=,

28、QF

29、=,M

30、为RS的中点,则

31、MF

32、的值为()A.B.C.D.【解析】据抛物线的定义,有

33、PF

34、=

35、PR

36、,

37、QF

38、=

39、QS

40、,易知△PRS为直角三角形,故要求的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在直角梯形PRSQ中,容易求得

41、RS

42、=,故

43、FM

44、=

45、RS

46、=,选答案D.第4页共4页【点评】不会用圆锥曲线定义,想先求出M的坐标后,用两焦点间的距离公式求

47、MF

48、,由于计算中变量较多,关系复杂而无法计算出最后的结果.【例2】设动点P到两定点F1(-1,0),F2(1,0)的距离分别为d1和d2,∠F1PF2=2,且存在常数,∈(0,1),使得d1d2sin2=,(1)证明:点P的轨迹C是双

49、曲线并求出方程,(2)如图,过点F2的直线与双曲线C的右支交AB两点,问是否存在,使△F1AB是以B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1)略(2)假设存在使Rt△F1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记

50、AB

51、=t,

52、BF2

53、=x,则

54、BF1

55、=t,

56、AF1

57、=,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在Rt△F1BF2中,,∵∴【点评】充分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入手,使整个运算过程,化繁为简,代数运算方法望尘莫及,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3.求范围问题【例1】已知椭圆的右焦点为F,过F作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若有,求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解析】如图示,据椭圆的对称性,不妨

58、∠AFX=,,设,则,其A、B两点在右准线上的射影分别为C、D,据椭圆的定义得:,过A作AE⊥BD于E,则,在Rt△ABE中得:【点评】利用椭圆的第二定义,抓住椭圆的对称性,构建直角三角形,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有界性,近而求出离心率的范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4.求最值问题【例1】已知F是椭圆的左焦点,P是此椭圆上的动点,A(1,1)是一定点.(1)求的最小值,并求点P的坐标.(2)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第4页共4页【分析】问题(1)按常规思路,设P(x,y),则又P点在椭圆上,y可以用x表示,这样可以表示为x的一元函数,再求此函数的最小值,虽说此想法看上去可行,但实际操作起

59、来,十分困难,如果利用椭圆的第二定义,转化到点到准线的距离来求,问题就变得简单了.【解】(1)由椭圆方程,得:,∴,左焦点F(-2,0)左准线设点P到左准线的距离为,则,即∴,由于A在椭圆内,过A作AK⊥于K,易证

60、PK

61、即为的最小值,其值为,此时P点纵坐标为1,得到横坐标为,∴的最小值为,这时点P的坐标为(,1).(2)记椭圆的右焦点为F2(2,0),据椭圆的第一定义可知:,∴,而,∴,∴,.【点评】(1)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两小题充分利用了椭圆的第一、二定义,将看似没有“出路”的问题巧妙的化解了;(2)用几何法求最值“化曲为直”,其基本原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