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马钢大型高炉气流控制的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马钢2500m3高炉投产后,在高冶炼强度下气流难以控制,高炉稳定性不好,时常出现气流失常的状况。通过控制合理的操作炉型、采川合理的操作制度,并配合精料入炉,马钢大型高炉气流分布口趋合理,实现了高炉生产的高效、低耗。关键词大高炉冶炼强度气流控制精料1概述马钢1994年4月25日第1座2500m3高炉投产,标;忐着大型高炉在马钢的诞生,同时一个崭新的课题一大型高炉的操作控制,也摆在马钢人面前。从开始的300n?高炉为主到2500m3高炉当家,经过马钢人的儿年实践摸索,大型高炉的操作指标取得明显进步:利用系数从当初只有一点儿攀升至2()0(
2、)年大年修后的2.()以上,冶炼强度().8左右;2002年全年利川系数达2.269,冶炼强度0.886。2003年2号2500m3髙炉投产后,15天即达产,1个月以后高炉利用系数基本稳定在2.3左右。但是,大型高炉在高冶炼强度下气流控制的稳定性一直困绕着马钢人。在高冶炼强度下2座2500m3高炉经常会因为原燃料、操作等原因,每年总有2〜3个月会出现炉况反复、气流失常的状况。为此,马钢一方面眼睛向内看,寻找自身工艺、控制的缺点和不足,及时改正和完善;另一方面向外学习国内外大型高炉高冶炼强度下气流控制方面的操作经验,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实践,
3、形成自己一套大型高炉气流控制方法,并逐步完善。目前,马钢2座2500m3高炉冶强在0.9左右,高炉利用系数一直稳定在2・4左右。2合理的操作炉型是大型高炉气流稳定的前提合理的操作炉型是高炉稳定布料矿焦平台,获得合理的气流分布的前提。马钢针对2座高炉不同的状况,釆取不同的方法来获取合理的操作炉型。(1)1号2500m3高炉采取更换烧损冷却壁,进行喷涂造衬,完善操作炉型。山于开炉前儿年气流控制不力,高炉炉腹、炉腰部位冷却壁烧损严重,炉身上部砌砖也磨损脱落不少,整个高炉内型呈不规则形状,造成布料变形,出渣铁困难,给高炉提高冶炼强度和女全生产带来
4、很大隐患。因此200()年底高炉进行了降料线,更换漏水冷却璧,喷涂造衬来完善炉型。随着操作炉型的合理化,高炉各项操作指标取得了突破(见表1)。表1马钢1号2500m3高炉操作指标年份利用系数t/(m3・d)焦比kg/l煤比Icg/l毛焦比kg/l一级品率%休风率%风温r富氧率%焦炭负荷液铁比kg/tt/(d。19991.99540210943689.002.8910651.444.213530.81020001.99938911642185.861.6510771.614.263470.7920012.31235312940091.331
5、.2111532.394.633290.82120022.26935012441189.351.6810852.284.653210.8$(2)全炉热负荷管理,建立对高炉热负荷的监控机制。全炉热负荷管理是马钢在总结冷却壁烧损的教训中,加强了对高炉热负荷的数据收集,控制基准研究,在发现高炉局部热负荷异常时,立即采取水量调节,相对应也可以采取布料调整等手段加以控制,保证炉内气流分布合理,维持热负荷在仑适的范围内,防止局部过冷、过热引起炉墙结厚或冷却壁烧损。1号2500m3高炉分别于2001年底电磁流量计测量和2002年9月人丁量桶接水测算对高
6、炉进行炉腹以上部位热负荷测定比较,结合炉体温度测量点,从中得岀在不同冶炼条件下高炉热负荷的控制水平。2号2500m3高炉则从开炉伊始就注重基础数据的收集,侮天定时采集炉体各部测温点温度和炉体水温差数据,建立数据管理模型图,寻找高炉合理的热负荷管理基准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水量、水温控制标准,并指导炉内操作,为高炉控制合理的边缘和中心气流分布提供依据。目前这种方法己经推广到各个高炉,作为高炉日常管理依据。2005年初,为了处理因原燃料引起的高炉炉况失常,2号2500m3高炉根据高炉数据釆集模型,对高炉炉墙状况作出相应的判断,为高炉炉况进程提出了合
7、适的判断依据。炉况处理前后炉身水温差变化如图1所示,炉身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I马啊2号25OOmJ高炉炉况处理柿后炉身水2002图2马钢2号2500m3高炉炉况处理前后炉身炉身8点平均f-炉身4低点平均f-2005年3月10-HW平均水ill差2004年9月10H4层平抄水没差亠2004年8月10-14K平均水itt澄8910H122004年月份3153合理的操作制度是高炉气流控制的关键大型高炉与高冶炼强度相对应的是高产量、高负荷、高风温和富氧大喷吹。如何控制好气流分布是高炉操作的关键。马钢在这方而做了很多工作,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两个阶
8、段:(1)1号2500m3高炉20()()年大年修以前。该阶段马钢大型高炉操作基本上处于摸索时期,冶炼强度低,逐步从中小型高炉操作到大型高炉操作理念的转变形成期。在气流控制上往往容易沿用小高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