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爱母环和吉尼环在农村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爱母环和吉尼环在农村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作者:赵晋华单位:河北省宁晋县计生局技术服务站【关键词】宫内避孕器;农村人口;疗效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易于接受的节育器具[l-4]o但山于IUD本身性能及医务人员选用不恰当,可引起盆腔炎症、出血、子宫敏感性增高等不良反应,其至移位、脱落、嵌顿及带器妊娠,给育龄女性带來极大的痛苦,因此医务人员为女性选择适当的IUD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冋顾性分析我站900例放置IUD的育龄女性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爱母环、吉尼环在农村广大育龄女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IUD选择
2、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站2005年3月至2009年5月放置IUD的育龄女性900例,年龄22〜45岁,均为经产妇。其中剖宫产术后者120例;1次以上带器脱落者115例;曾带器妊娠者90例。其中活性元宫环1220型,爱母环及吉尼环各300例。1.2宫内节育器类型及方法活性元宫环1220型产地烟台计药械有限公司,含铜而积220mm2。爱母环为鞍山市捷新医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其两端为铜粒,放置在宫角处,支架为線俗合金,体纤细有弹性,可随宫腔形状改变自身形状.吉尼环山天津和杰公司生产,是一种曲6截铜纽•成,每
3、个铜长5mm,直径约为2.2mm,串在一•根聚丙烯非生物缝线上,再加上一个吉尼结纽•成,放置时将吉尼结固定在子宫肌层内1cm。1.3观察指标按一般常规操作,放环时间除产后3个月,剖宫产术后半年,哺乳期闭经者,其余均在月经干净后3〜7d内行上环术,放环后第1、3、6个月门诊随访,了解出血、疼痛、脱落、炎症及带器情况,B型超声(B超)确定IUD的位置。1.4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活性元宫环1220组不良反应率均高于爱母环纽和吉尼环组,差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
4、o使用评价上,放置时疼痛率以元宫环和吉尼环较高,放置后出血天数爱母环高于吉尼环,半年累计脱环率(伴下移)活性元宫环1220型为21.6%,爱母环5.3%,吉丿环0.3%,带器妊娠率活性元宫环为6.7%,爱母环3%,吉尼环0.3%。见农1。3讨论活性元宫环1220价格低廉,避孕效果确切,但术后经量,脱落率及带器妊娠率明显高于爱母环和吉尼环,爱母环环体呈表13种节育器不良反应情况分析注:与活性元宫环1220比较,*P<0.05V型,节育器支架选用NITI形状记忆合金智能材料制定,效果做于不锈钢硅胶以及其他材料制成的支架[4]。
5、爱母环明显有几个特点:(1)温度记忆效应和超弹性:爱母坏可在人体温度范围内保持设计的形状并且有超弹性、不易变形;(2)耐腐蚀性,形状记忆合金耐腐蚀性优越于不锈钢和硅胶材料。(3)爱母环的构形设计与子宫形态成顺应性,节育器两臂可随子宫的收缩而舒张。(4)爱母环两臂端固压的铜粒被送置到子宫角处,有效的干扰精子进入和胚胎着床;(5)爱母环表面光滑,支架纤细,可减轻对子宫内膜的刺激;(6)没有尾丝,避免了尾丝引起生殖器感染和性生活异物感。吉尼环是无支架宫内节育器,采用独特的宫底固定方式,具有随意弯曲性,没有支架,占据宫腔空间少,吉尼环在
6、子宫内随子宫位置变化减少了节育器对■子宫内膜的损伤,使出血减少。尤其适用于宫口松弛,多次脱环,宫腔偏大的特殊女性。吉尼环脱落率接近于0,但其置器后使用年限有限,又曲于其带有尾丝对宫颈炎女性需考虑英不良反应。爱母环和吉尼环具有可燃性大、损伤小、带铜避孕效果好,操作方便的特点,宫内节育器的脱落率和带器妊娠率低,适用范围广,口价格适中,可为广大农村育龄女性接受。综上所述,尢论何种IUD各有优缺点,其选择要因人而异,育龄女性放置IUD的结局是受到IUD的质量、形状、敏感个体条件、劳动生活、经济条件及放置医疗技术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7、4]。耍详细询问病史,根据受术者年龄,胎产次,宫腔深度以及既往使用节育器的情况,以活性节育器为主,选择不同的IUD类型,但爱母环和吉尼环放叠节育器后不良反应远远低于普通环,能降低非意愿妊娠,保护育龄女性的生殖健康,随看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爱母环和吉尼环是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的两种IUD,在农村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乌毓明.宫内节育器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5,11:239.2吴尚纯,胡静,吴明辉,等.GynetixIN与Tcn380A宫内节育器的随机比较性临床研究.中华
8、妇产科杂志,1998,33:345348.3陈永峰,敖翰文,杨秋娟.活性元宫环、爱母环及吉尼环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08,9:183.4班君秀,杨丽娟.不同宫内节育器并发症比较分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4:120.申明:本论文版权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