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292265
大小:413.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2-03
《于细微处见精神 ——细节描写 (7).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一首咏史诗,借“折戟”、“东风”、“周郎”和“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抒发的是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兴亡的感慨,真可谓大历史、大主题、大感慨。但这首诗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这些大的主题。前两句由一个小小折戟”,联想到汉末分裂动荡的年代,可以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三、四句把“二乔”的小人物命运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有韵,真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在作文
2、时借鉴的。作文贵在以小见大……黑白的还没有看够,带彩的又铺天盖地而来。彩电,当时21寸就称为“大彩电”,几年后,21寸的也嫌小了,都换成29寸的。去年搬到新居后,又升级了,我们用上了平板,壁挂式的,屏幕比29寸的大一倍,一打开,整整一面墙都变得色彩缤纷了。打开它,我们激情满怀地看“嫦娥奔月”,看“神七巡天”,看百年一遇的北京奥运。(选自《楚天都市报》)此选文借电视机迅速的更新换代来展现我们现代文化生活飞速发展,抒发了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感叹,这种由生活中的小电视机的发展联想到国力强盛的大主题,让读者产
3、生共鸣,生动具体,感人效果自然而鲜明。请注意:你选择的小材料和你的观点有相似性,能统一起来。根据“小”的内涵的不同,以小见大的写法大致有下列几种:首先,于小事见大理。要把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同某种哲理、风格、品质联系起来,进行由彼及此的联想,借文中具体的人、事、物来表现深刻的道理。如:《项链》就是以小见大的一篇典范之作,这篇小说取材生活琐事——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来尖锐的讽刺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主义的思想。其次,于细节见热点。用生活细节来反映社会热点,这类选材往往有着它特殊的时代背景。时代
4、的特征及变化总会在我们周围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只要我们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总会捕捉到这些闪烁着时代光芒的事情,达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理想状态。……可还记得五月十二日下午的那场震动?惨痛壮烈让十三亿中华儿女,亦让世界为之悲泣。然而三岁的小男孩却在被埋数十小时才被救出后向救援人员举起了右手,他向他们敬队礼,表达生命的尊严与感激,那是举手投足的一瞬间呀!你们看到了吗?当人民的总理踏上危楼、废墟、堰塞湖,他的鼓励,他的热泪,他充满力量的话语,无不在灾区人民心中激荡起涟漪……(选自2008年湖
5、北高考满分作文《举手投足之间》)选文中小男孩的敬礼、总理的足迹这些在特殊时期的细节,正折射出时代的光和影,用一举手一投足反映了时代热点。请注意:选取的小材料的典型性、代表性。再者,于细微处见精神……随着治疗的深入,母亲的咽喉开始干涩、溃烂,吞咽汤汁都异常困难。母亲特别喜欢吃豆腐脑,但医院附近没有卖的,每次都要走几里路到一个市场上去买。医生说烤红薯抗癌,我就买回来,趁热用汤匙一小勺一小勺地挖给母亲吃,一边喂,一边夸奖她坚强勇敢。在我的鼓励下,母亲每次都坚持着吃下它们。(选自《楚天都市报》)选文借给病
6、重的母亲买豆腐脑、买红薯、喂红薯的小事细情景来展现了母子情深的真挚,体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的主题。为读者创造了一个比现实生活更广阔、更深远的艺术境界。请注意:运用小材料的过程中注意不要动不动就发表议论,留给读者去思考。……“下面进行升国旗仪式。”主持人说道。喇叭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可是挖土机的嘈杂声却更加大了。“该死的农民工!”我不禁抱怨起来,“难道不能让人耳根清净一点吗?连这点道德也没有,难怪受人歧视!”“下面升国旗,奏国歌。”忽然,挖土机的嘈杂声一下子消失了。只见农民工们停下了手中的活,笔
7、直地站在了原地,目光有神地盯着国旗。一个高个子农民工不知怎么进入了我的眼帘。大概是来不及找个相对平坦些的地方吧,他的双脚竟站在高低不平之处。一脚悬空,可他丝毫没有摇晃,仅凭一只脚死死地抓住了地面,其费力程度可想而知。他的脸上写满了“辛苦”,可是嘴角却带着笑容。面对这位青松般的高个子,我被震撼了。如果说,刚才的一幕只是对我的一次震撼,那么,接下来的一幕则是对我心灵的一次洗礼。国歌乐响起,校园内依然是一片沉寂,可校园外却响起了农民工们嘹亮的国歌声。伴随着这嘹亮的歌声,我心灵的污垢在一层层褪去。我犹如清
8、夜闻钟,又如受了当头一棒。我和同学们都挺直了自己的身体,唱出了国歌……(节选自高考满分作文《怀念天空》)选文选定当代农民工对国旗致敬的小镜头,经典地突出了普通人群农民工对国旗的那份挚爱和崇敬,映射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品质。回忆一下诸如此类主题文章我们学过一些吗?如:《背影》等4.以小见大在习作中怎样合理安排呢?(1)你选择的小材料和你的观点有相似性,能统一起来。如材料(三)(2)运用小材料的过程中注意不要轻易发表议论,留给读者去思考。如材料(五)(3)要注意选取的小材料的典型性。如材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