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85510
大小:6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用好奇之心咀嚼文本,以体悟之情运用语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用好奇之心咀嚼文本,以体悟之情运用语言《黄山奇松》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的“奇”以及它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Z情。怎样唤起学生的好奇Z心,引领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咀嚼体悟“奇”之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内容来看,全文以一个“奇”字贯穿始终。教学时,应紧扣这一字眼,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松树生长环境的奇,姿态各异的奇的。从结构看,应抓总分的谋篇,抓有详有略的布局,抓点面结合的安排,抓情景交融的方式。让学习语文成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让学生用好
2、奇Z心咀嚼文本,以体悟之情运用语言。一、设疑,画上问号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让人们情有独钟的是:(黄山奇松)【板书课题】2.从课题我们可以知道,黄山上的松树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奇)3.它究竟奇在哪儿呢?让我们走入课文。【设计意图:古人称学习为“学问”,“问”是开山斧,“问”是深耕犁,“问”是打开一切知识大门的钥匙。上课伊始,开门见山,借课文第一段的内容,提炼出黄山上的松树最大的特点是“奇”,顺势设疑:黄山奇松“奇”在哪儿?学生心中画上的这个问号,会引领他们逐步深入理解课文,引领他
3、们去抓住字、词、句感悟黄山松的神奇秀美,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二、阅读,咀嚼文本(-)感悟环境奇1.奇松奇在哪?(出示:山顶上……潇洒、挺拔的身影)说说从中读到了什么?2.结合图片,补充介绍黄山松的生长环境。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长的环境很恶劣、奇特)3.在这样的环境屮,黄山上的松树却是那么(潇洒、挺拔),这不得不让人称奇。【板书:环境奇山顶上陡崖边】4.让我们把黄山奇松的奇通过朗读表现出來。【设计意图: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认知水平有局限性。不了解黄山奇松的孩子对于“山顶上,陡崖边”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不知道
4、那是怎样的场景,更别提深刻体会生长环境的奇了。如果一味去讲、去读,是无法完全明白、真切体会的。而用相关素材进行辅助,会让认识更近一步,再加以生动直观的图片,便使抽象的东西变得直观鲜明,•且易于理解,这对达成课堂教学FI标,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感受姿态奇1.黄山奇松还奇在哪呢?请同学们自读文章2、3自然段,照样子列个小标题。学生自读,交流概括。【板书:姿态奇】【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的自主学习并不是随意的,毫无指向性的,它需要有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有了感受“环境奇”这一扶的基
5、础,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读就能较容易地概括出:姿态奇。这样,在引导学生感知黄山奇松“奇”之所在的同时,也训练了其整合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1.那姿态究竟奇在什么地方?老师要带大家到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在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著名的奇松呢?(出示:第2自然段)学生自读交流【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2.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作者按怎么样的结构来写的?(总一分)分组朗读思考:最喜欢什么松,你从文中哪些词句感受到它的奇特?做适当的圈画、批注。3.作者将笔墨更多地投注在迎客松上,再读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说说
6、作者如何來写迎客松的奇的。(前两句描写迎客松的姿态,后一句写人们对它的评价)4.这真是情景交融,让我们来读读笫一句话,说说迎客松姿态奇在哪。理解“枝干遒劲”、“饱经风霜”,想象感悟。5.作者由面及点,从整体到局部,又具体刻画了它的一丛枝干。(示图片与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比喻)把什么比成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设计意图:著名特级教师王松舟认为,好课有好味,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得有语文味。语文教学就要“读”,使学生在自由和谐的情境中与文本展开対话,在平等宽松的氛用中做圈画批注;就要“品”,在重点的词语“枝干遒劲”“饱
7、经风霜”上反复咀嚼,在情感丰富的比喻句上多做逗留,体会迎客松生长过程中的艰辛,体会松树的“奇”之所在。这样,在与文本的“亲密接触”中碰撞出一点情感的火花,读岀学习主体的真感受,品出语言文字的真味道。】1.迎客松像位热情好客的主人,欢迎游客的到来,难怪作者会给予它那么高的评价。(示文字)理解“乃至”,观察前后部分的规律,知道范I韦I越来越广。运用,替换成“乃至”。(出示: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改写成: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属于屮国乃至属于全世界)【设计意图:阅读
8、是为了知,知是为了行,行使知得以复活,文本阅读的最高境界是达到学以致用。“乃至”一词对学生來说是新词,虽能凭借经验理解英意,但该如何正确运用仍是个问号。教学中旨在让学生自主发觉运用的方式,初解其意后比较发现前后的词语的特点规律,初探过后乂借助学过的课文的句子进行换改练习。学生在语境中、在情境中读懂并内化词语,这样的语言文字学习山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