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及策略创新

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及策略创新

ID:46730675

大小:7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7

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及策略创新_第1页
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及策略创新_第2页
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及策略创新_第3页
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及策略创新_第4页
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及策略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及策略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及策略创新摘要:村镇银行为农村金融体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在发展实践中有些村镇银行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偏离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出现村镇银行“不村镇”,贷款脱农化、大额化、短期化的倾向。应探究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的根源,积极寻求矫正之策,促使其走上正轨之路。关键词: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矫正对策中图分类号:F83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3-0030-03我国的村镇银行是在借鉴西方社区银行的基础上而建立的,理论界也将其属性定位于社区银行。据银监会统计,截止2011年9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

2、624家(其中筹建87家),累计发放农户贷款36.4万笔,金额807.6亿元。村镇银行是弥补农村金融中介不足、促进民间金融合法化的新尝试、新突破,初衷在于通过吸收和引导民间资本,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服务“三农”,以期实现“鲍鱼效应”、“汤水效应”。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村镇银行在解决“三农”贷款难的问题上还未能发挥出实质性作用,金融服务能力和效率与设立村镇银行的政策初衷尚存相当大差距。一、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根源1.理论基础。金融深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抑制,实际利率过低甚至为负,主张放弃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过度行

3、政干预,扩大金融体系的规模和容量,并认为非正规金融是对正规金融的抑制。村镇银行正是放开金融管制,规范民间金融,实现广大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良性竞争的产物。金融成长内生理论认为农村金融制度变革取决于农村经济部门内部金融组织体系的发育程度,非正规金融会随着经济发展和正规金融强大而被正规金融所取代,简单地关闭或取缔非正规金融只会使民间资本转向低生产力的自我融资方式。直以来政府是农村金融制度惟一合法的供给主体,致使内生于农村金融需求的非正规金融不能合理的演化,造成金融供给严重不足,并形成强烈的路径依赖。村镇银行体现了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性。新型农村金融

4、机构改革实现了政府推动力与市场内生力有机对接,降低了村镇银行制度变迁的时间成本和摩擦成本,保证了新的制度安排较为彻底的执行。2.现实根源。我国农村长期处于严重的金融抑制之中,被金融供给主体边缘化。大型金融机构从农村撤离,农信社、邮储等金融机构“存多贷少”“''占领着农村金融的中高端市场,扮演“抽水机”的角色,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贷款主要依靠民间借贷。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现实及特殊性,决定了必须增加有效供给。国外农村金融实践表明,社区型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是为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最有效的金融制度安排。兼具商业性和政策性金融的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就是要再造

5、“供血”机制,弥补低端市场的空白和中端市场供给不足,解决广大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低、资金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发挥在金融服务中的催化效应、孵化效应、优化效应、膨化效应、激化效应的作用(柯愈华,2011)o毕业论文二、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的表现1.设立地域的偏差。设立村镇银行是为了填补农村金融空白,扎根农村、贴近农民、发展农业。但是,当前的村镇银行表现出“冠名村镇,身处县城”的倾向,大多将其总部设在经济发达的县市一级,管理中心和经营重点也向县城倾斜,未真正在“村镇”落户,其结果造成“城市人不敢存、农村人不方便存”的尴尬局面。2

6、.客户群定位的偏差。面临追求经济利益与小额信贷的不经济性的矛盾,大多村镇银行将客户群主要定位于经营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中型企业,不涉及风险较大的农业生产领域。纵然有少数村镇银行对农户发放贷款,也大都选择“企业+农户”的模式,要求必须有企业为农户提供担保,真正贫困的农户很难获得贷款。此举严重偏离了设立村镇银行的政策初衷,农村的资金需求状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1.向同质化经营的竞争者地位演变。在供需矛盾极度不平衡的农村金融市场,村镇银行扮演的角色更多应是补充者,而非竞争者。村镇银行完全照搬发起银行的商业模式,会逐渐产生经营的同质化,

7、而不能发挥小银行优势。与其他金融机构争夺优质客户并不能有效扩大农村信贷的供给,只不过是信贷量的转移而已。村镇银行应该探索匹配农村金融需求的措施,认真去甄别和培育存在于广大的农村信贷需求者中的“优质”客户,形成金融共生的格局。倘若村镇银行一味的复制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之路,就会偏差"三农”,再次成为'‘抽水机”。四、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偏差的机理分析1.制度设计的商业性与政策性本身存在冲突。村镇银行设立不久,首要是生存问题,若完全按照政策要求,服务“三农”,则可能面临亏损甚至倒闭,立足县城是一种理性选择。当村镇银行面对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的农民,弱质经济的农业、农

8、村经济时,商业性和政策性的矛盾就会凸显,加之农业政策性保险不到位,致使其在资本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