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37229
大小:6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3
《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活动误区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活动误区及对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改以来,我们惊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课堂从只重视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显性知识灌输的被动接受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生主体性学习和过程性体验的探究式学习逐渐形成。探究教学实践中出现了重形式轻实效、重演示轻体验等诸多误区。那么,怎样才能使数学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呢?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一、变只重形式为合情合理纵观一些小学数学课堂的探究式教学,看似异彩纷呈、热闹非凡
2、、外表光鲜,却毫无实效、不尽如人意。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内容时,不少教师直接照搬教材上拉框架的方法,旨在通过“拉一拉,压一压”的活动,让学生在对比中体验三角形不易变形、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点。遗憾的是,我们发现看似有效的活动实际效果却不理想,并未揭示出三角形“稳定性”概念的本质属性,更严重的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歧途。学生会产生对概念的错误理解,有的拿出自己用三根纸条做成的三角形,提出只要用手一拉就变形了;有的指出教室里“文明班级”的流动红旗是软的,用手一碰就变形了;还有的联想到用钢管焊成的四边形车架挺“牢固”
3、的……种种例证表明,拉学具这一体验活动并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是'‘三角形稳定性”概念未形成前,拉学具的活动会误导学生,使其犯偷换概念的错误,错将三角形的非本质属性(不易变形)当作本质属性(稳定性),三角形的稳定性是三角形的特性,其实质是三角形三条边长度固定,其形状大小也就完全确定。不合理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简单地把三角形的“稳定性”完全等同于三角形的'‘稳固性”,非本质属性被不恰当地强化,掩盖了本质特征。不可否认,利用学生好动、好形象思维的特点,设计动手操作等探究活动,可解决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的这一矛盾。但是
4、探究活动必须合情合理,其目标指向性必须准确,尽量排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有效合理的动手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正确的概念表象,直通“概念本质”。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操作活动:第一步提供活动材料(3根小棒,2根长度之和大于第3根),先让学生用2根小棒做一个活动角,体会角的大小可以变化,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活动角的大小固定不变,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学生思考后得出补上一条边做成三角形,在活动中初步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接着提供相同的材料,让学生搭出三角形。学生会发现不管怎么摆,最终经过旋转调整,都能完全重合
5、,感受到三角形的三条边一旦固定,摆成的三角形是唯一确定的,从而正确建立概念表象。第二步让学生搭四边形,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四边形的四条边长度虽然固定,但形状不确定,学生在对比中会进一步领悟概念实质。在正确概念形成后,再采取拉学具的体验方式,就可以有效避免概念理解的偏差,学生轻松探究出三角形“拉不动”的原因是由于三角形边长确定,其形状大小也就确定。最后无论是让学生设计怎样使四边形的各个角大小固定不变,还是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生都能正确理解并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只有科学有效、合情合理的数学探究活动
6、,才能让学生从根本意义上领悟数学概念的实质,理解其基本原理。二、变全放全扶为引探结合有些课堂忽视了"引”与"探”结合,没有把握好“收”与“放”的度,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病症一:极端地“放”。教师在探究活动前不讲清目的与要求,学生不知所措,课堂上乱作一团。如,A教师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发给学生各式各样的圆柱形容器,上面贴有包装纸,让学生研究包装纸,学生不知操作目的,有的甚至观察包装纸的图案。由于教师缺少明确的引导,学生不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导致探究的目标指向缺失,降低了课堂效率。病症二:极端地“收”。教师划定好“框框
7、”,课堂上为了“探究”而“探究”,走入形式化的"探究”。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教师直接准备好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在圆柱容器里倒满水,再往圆锥容器中倒三次。学生沦为机械的操作工。这些探究活动流于形式,教师画好的框框妨碍了学生知识的建构。我们应让每个学生经历“猜想估计一实验验证一发现算法”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课前可准备好若干组圆柱和圆锥体教具:如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高不等底和等高等底的圆柱和圆锥容器,放手让学生做盛水实验,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考的空间。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8、,再通过新的实验发现新的问题,有的圆柱和圆锥的关系为什么不同?这样刚刚建立起来的平衡被打破了,学生产生了新的疑问,当他们发现实验器材不等底等高时,又建立起新的平衡,学生在“平衡—不平衡一平衡”中,丰富和发展了认知结构。探究活动需要教师的“引”与学生的“探”有机结合,只有收放自如的探究活动才能有利于课堂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