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77716
大小:6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研究匕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研究【摘耍】我国上市公司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对股权融资有着较强烈的偏好,这同国外的融资方式选择顺序上有着很大的差别,本文试图从多方面解释这一现象,并提出若干建议。【关键词】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资本市场一、刖S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偏好同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等因索影响着上市公司的价值,至于哪一种融资偏好能更好的为公司的基业长青起到相应的作用,这个问题近年来广为学术界及上市公司所关心,对公司融资偏好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财务理论研究的一个前沿问题。早在1984年,美国经济学家梅耶(Myers)和梅吉拉夫(Majluf)在其合著的《企业知道投资人所不知道信
2、息时的融资和投资决策》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啄食顺序理论”,该理论认为公司在选择融资方式时,通常优先选择内部融资,需要外部融资时,优先选择债权融资,最后才会选择股权融资方式。国外的许多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理论,在现实公司融资策略中,西方发达国家也证明了这一结论。而在我国上市公司融资中,却与西方大相径庭,据曾昭武(2004)及韩德宗、李艳荣(2003)的统计分析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对股权再融资表现出强烈的偏好。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原因分析1・上市公司本身或内部原因。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虽然提出了好多年,而真正落实的上市公司并不太多,我国上市公司本身存在的问题也会
3、影响到再融资方式的选择。首先,我国部分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较低,真正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的公司更是凤毛麟角,从而使得企业可用于部融资的收益很少,而有些上市公司负债率高或信用差,公司已无法以债券的方式融资,只有寻求股权融资的方式。其次,我国部分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由于国家股或者国有法人股比重过大,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即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在融资方式选择时,优先选择对自身有益的融资方式。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其利益最大化的实现部分取决于企业利润和企业市值的最大化,更大一部分则在于在职消费的益处。所以高级管理人员从理性的角度考虑,会更偏好于不丧失公司控制权的股
4、权融资。2.股权再融资成木较低。融资成本是资金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的产物,其实质就是资金使用者在使用资金吋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报酬。实际上,公司融资成木可分为两部分:即融资费用和资金使用费。融资费用是指公司在资金筹措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在发行股票或债券的过程屮所支付的各项费用,在公司向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手续费等。这些费用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在筹集资金吋需要一次性支付,不会发生在资金使用过程中。资金使用费是指企业在向资金提供者借入资金时所需支付的报酬,如股权融资向股东支付股息、红利,发行债券和借款支付的利息等等。股息率和股票发行的交易成木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主要成本。2012年5月4
5、H,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证监发【2012】37号),该通知要求上市公司应当明确现金分红政策及比率,截止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都按照相应的要求及各自公司的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应的现金分红政策,我国上市公司2012年度分红家数及比例较往年有所提升,2012年上证50指数股息率为3.17%,沪深300指数股息率为2.66%。但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仍然较低,有学者研究指出,中国上市公司股息率最大不超过1.42%,股票发行的成本较低,约占募集资金的2%。债权融资成本主要是利息,2012年7月6日调整后,银行一至三年期借款基准利率为6.15%,三
6、至五年期借款基准利率为6.40%。由此可见,在我国债权融资成本要比股权融资成本高,对上市公司而言,选择再融资方式吋优先选择股权融资也就理所当然。3.资本市场不完善。(1)资本市场发展结构性失衡。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普遍不高,优秀的上市公司更是少之乂少,这样就使得上市公司选择内源融资变得非常困难。近几年,随着我国融资方式的创新,债券市场较之前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我国债券市场的额发展速度较慢、成熟度不高。2013年,由于资金的紧缺,发债的成本进一步提高,对上市公司而言,一方面以发行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债券融资成本要高于股权融资成木,所以选择股权融资方式也是一种必然。(
7、2)再融资法规不完善。证券市场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比较晚,始于改革开放初期,证券市场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发展中,也处于一个剧烈的变革时期。国家出台的一些管理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的法律法规,有些在不同程度约束或影响了再融资方式的选择。比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5月8日起施行《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此办法对上市公司的公开增发在盈利方面做了更明确的要求,即:上市公司必须满足“最近三个会计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