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期望差形成原因分析

審計期望差形成原因分析

ID:46092950

大小:6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0

審計期望差形成原因分析_第1页
審計期望差形成原因分析_第2页
審計期望差形成原因分析_第3页
審計期望差形成原因分析_第4页
審計期望差形成原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審計期望差形成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審計期望差形成原因分析提要審計期望差是指社會公眾對審計人員的期望與審計人員自身執業水平和業績的差異。本文從審計期望差的涵義入手分析其形成原因,以便采取有效途徑來提高審計的質量,縮小審計期望差一、什麼是審計期望差審計期望差,是指社會公眾對審計人員的期望與審計人員對自身執業水平和業績的差異。根據M.D.固依和J.D.薩利溫的解釋,期望差就是公眾和財務報表使用者認為審計人員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在舞弊和違法行為的發現和報告方面應該更負有責任;2、提髙審計效率,即在不實報告的發現方面謀求改善;3、在審計的性質和結

2、果方面向財務報表使用者提出更有用的信息;4、與可信財務報表負有責任的董事會中的審計委員會加強溝通,以便提出更明瞭的信息二、審計期望差産生的原因審計期望差是一種普遍和歷史的現象。從審計產生的那一天起,審計期望差距就已經存在瞭,且在發展過程中總是處在一種不斷彌合、又不斷擴大的狀態。審計期望差距的產生涉及社會公眾、執業註冊會計師和審計執業規范體系等方面。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在:(一)經濟學成因1、非對稱信息的存在。按照契約理論的解釋,委托人和代理人是兩個不同的利益主體,他們之間的利益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

3、沖突,從而形成瞭契約雙方信息的不對稱。在現實中,審計人員被期望作為信息風險的減少者和保險人的雙重身份出現:一方面審計人員被雇傭來對財務報表的公允表達進行確認和查錯揭弊,以減少財務報表隱含的錯誤和信息的不對稱性;另一方面委托人和代理人通過審計費用的支付將審計風險轉嫁給審計人員。由於信息不對稱大前提的存在,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又不一致,客觀上期望獨立的第三方審計承擔信息風險的減少者和保險者的角色,以協調他們的利益沖突,這就是審計需求產生的經濟學動因之一。因此,契約雙方信息的不對稱是形成審計期望差距的一個原因2

4、、審計的有效供給不足。經濟學上的審計有效供給指的是在現有資源充分利用的前提下,根據審計需求而實際能夠提供的審計服務量。一項產品或勞務的提供必須有其特定的需求,這是該行業得以存在的基礎,而審計人員是一個利益集團,是審計服務的生産者和提供者。審計的有效供給是審計環境、審計人員的勝任能力、審計技術、審計師對審計風險預期等因素的函數。良好的審計環境能夠促進審計的有效供給。審計技術越高,審計人員的勝任能力就越高,審計供給的效率也就越高;審計風險越大,審計失敗的概率就越大,審計師越不願提供審計服務。因此,審計的有效供

5、給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瞭審計期望差距(二)其他成因。審計期望差距的形成除瞭有經濟學成因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他們對審計期望差距的形成也有較大的影響1、社會公眾對註冊會計師提供的保證程度有誤解。保證程度(即可靠程度)是根據抽樣審查結果作出的審計結論與總體實際情況相符合的可能性。註冊會計師采用抽樣審計的方法,必定有誤差,有誤差就有風險,註冊會計師隻提供一定的保證程度,而不是百分之百地保證審計結果絕對正確。要求審計可靠程度(保證程度)越高,審計成本也越高。也就是說,為瞭達到高保證程度,就必須投入高的人力和

6、物力資源,有時候即使這樣,由於各種因素的存在,也不能保證審計結論絕對正確2、社會公眾對註冊會計師采用的審計程序有誤解。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會計師事務所的邊際收益不斷下降,為瞭維持生存和發展,註冊會計師必須用盡量低的審計成本去收集證據來獲得盡量高的審計效率。因此,註冊會計師在審查被審計單位的業務時,一般采用抽查的方法,如屬性抽樣和變量抽樣,而不是詳查。對於內部控制好的被審計單位,可以減少實質性測試,隻有對內部控制失效的被審計單位,才要增加實質性測試,當內部控制風險高於90%時,應詳細審計或中止審計。因此

7、,公眾對註冊會計師采用的抽樣方法有誤解,認為抽樣審計有誤差,不如詳細審計準確3、社會公眾對已審會計報表存在誤解。社會公眾認為,經過註冊會計師審計的會計報表應該絕對正確,完全可以信賴。而實際上,由於註冊會計師能力有限等因素,隻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會計報表正確,會計報表應按公認會計準則公允表述發表意見,而不是絕對有把握地保證正確4、社會公眾對註冊會計師的能力和職業道德有誤解。由於在現實工作中,每一個註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有差異,所以有的註冊會計師在承接不能完全勝任的業務時,公眾就會對其能力產生懷疑。另外,註冊會計

8、師在承接業務時應遵守職業道德。現實工作中,確實存在少數註冊會計師與被審計單位互相串通,未遵守職業道德規范,與被審計單位一起舞弊、欺騙會計信息使用者。如,1996年上市公司“瓊民源”事件,就是審計人員缺乏應有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謹慎,與該公司一起欺騙公眾,在1996年度,通過關聯交易,虛構瞭許多不合法的交易,虛增利潤5.66億元,虛增資本公積金6.52億元,使其利潤由1995年幾十萬元升至1996年的5億多元,股票價格也由3元多直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