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972139
大小:3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06
《赛课教案《荆轲刺秦王 》教案(2)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5荆轲刺秦王教案课题《荆轲刺秦王》 (1)班级授课(完成)时间3课时教师(学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过程与方法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点难点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学方法1、自主合作法 2、诵读感知法 学生自学反馈教学过程新知导学备注展示对联:请同学们思考下列对联写的都是那些历史人物?
2、 ①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 ②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方苑第一家 ③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④一诗二表三分鼎 万古千秋五丈原 ⑤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他们分别是司马迁、李白、蒲松龄、诸葛亮、范仲淹请同学们也为荆轲写一副对联(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外 心存燕国,萧寒易水古今流)合作探究备注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性阅读训练。讨论: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
3、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放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
4、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2.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提示: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当堂检测备注一、比较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古今义: 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2、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礼品;今义:货币)3、则秦王未可亲也 (古义:亲近;今义
5、:亲爱)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5、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6、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二、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燕王拜送于庭
6、( 介宾短语后置 ) 使毕使于前 ( 介宾短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定语后置 ) 群臣侍殿上者 ( 定语后置 )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邑万家 (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 拓展提升备注成语典故 (1)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2)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
7、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4)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5)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6)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作业布置备注1、背诵 “易水诀别” 一段. 2、整理文中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成语等 3、对于荆轲其人其事,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荆轲是奴才还是英雄,应当歌颂还是应当批判”,请结合课文相关信息,联系历史背
8、景,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学)后反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