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144342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9
《超声刀经肛门治疗直肠腺瘤临床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超声刀经肛门治疗直肠腺瘤临床探究【摘要】为探讨超声刀经肛门局部切除直肠腺瘤的优缺点及治疗效果。对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4月超声刀和电刀经肛门局部切除直肠腺瘤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对比分析。结果超声刀经肛门局部切除低位直肠腺瘤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术中视野清楚,黏膜切除的大小及形状易被操作者所操控,黏膜整块切除率髙,病灶清除彻底,易于进行准确的病理学评估,扩大了常规手段治疗的适应证范围;而且具有低并发症、伤口愈合快、疗效高及保持良好术后肛门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优点。能应用于直肠腺瘤及经选择的早期癌变的治疗,也能应用于治疗不能耐受大手术的病例。【
2、关键词】超声刀;直肠腺瘤;经肛门;局部切除术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直肠腺瘤患者术前均行结肠镜及病理活检,肿物较大者行16排螺旋CT检查,明确肿物位置、深浅、性质、息肉范围、大小、有无蒂或广基、亚蒂。超声刀组:30例患者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5〜69岁,平均48岁。腺瘤性质:绒毛状腺瘤20例,管状腺瘤6例,混合性4例,其中部分癌变3例;肿瘤下缘距齿状线4〜10cm18例,W4cm12例,平均6cm;直径23cm18例,6cm,切除后缺损较大愈合困难者;腺瘤距齿线>12cm者;腺瘤病患者;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3、以及合并有直肠急慢性炎症者等。2方法2.1手术方法两组均用紙管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取左侧卧位或俯卧位。腺瘤距齿线在6〜10cm者,用弯形拉钩扩张肛门,在距肿物下端及左右1〜2cm处黏膜用4号丝线2条缝扎向下牵引固定;在5cm内则用半环型扩肛器扩张肛门显露术野。腺瘤基底注射生理盐水使病变黏膜充分隆起,以便夹持切割分离。切除深度取决于腺瘤的分化程度和侵润深度,行部分肠壁切除或全层肠壁切除。术中注意无瘤技术,避免损伤及挤压腺瘤,以防远处转移及创面腺瘤种植,切除后直肠腔内用43€蒸馆水冲洗。切口用可吸收缝线作横行缝合,以防狭窄;切口较大时可作部分缝合,以缩小创面加快愈合;
4、结束时再次检查创面,确保无残留及活动性出血点。超声刀组:采用美国强生公司数码超声切割止血刀GEN300系列,弯型刀头。切割时切口距腺瘤边缘0.5~lcm,将腺瘤、黏膜、黏膜下层及部分肌层整块分离切除,或作全层肠壁切除。对照组:采用电刀沿腺瘤边缘0.5~1cm处黏膜作切口,将黏膜、黏膜下层及部分肌层分离切除,或作全层肠壁切除;遇到搏动性出血点予用可吸收缝线结扎止血。2.2术后处理术后控便1~2d,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3d,口服迈之灵片,每日便后用太宁膏纳肛等,每晩甲硝哇注射液100ml保留灌肠。2.3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两组均未作特殊止痛处理)
5、、术后肛门功能、治愈率、术后复发率(随访1年)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有明显差异。见表。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电子肠镜或肛门镜检查,无肠痿、直肠阴道痿,无直肠肛门狭窄发生。随访56例,失访4例,随访率93%;5例23cm者术后6个月复发(超声刀组2例对照组3例),予再次经肛门手术。4讨论腺瘤性息肉是大肠黏膜上皮细胞增生的真性肿瘤,单发者称腺瘤,多发者则为腺瘤病,属癌前病变。腺瘤的分布直肠占60%〜70%,乙状结肠20%〜30%,仅10%的腺瘤分布在其余肠段上。腺瘤属癌前病变的概念已得
6、到普遍的公认,腺瘤癌变的可能性与腺瘤大小及组织学类型有密切关系,管状腺瘤直径在广2cm癌变率为10%,>2cm癌变率为35%,管状绒毛状腺瘤直径在广2cm,癌变率46%,>2cm癌变率76%,绒毛状腺瘤直径在l~2cm之间癌变率为10%,>2cm癌变率53%[1]。超声刀又称“超声切割止血刀”,由于采用超声切割凝固原理,使与刀头接触组织内的水分子气化,蛋白质氢键断裂细胞崩解,组织迅速被切开或凝固,血管闭合,从而达到切割组织和止血的目的,具有切割精确、可控性强、止血牢固的优点;同时,超声刀分离组织采用高频超声能量切断组织中蛋白氢键,没有电流通过机体,分离组织时的温
7、度相对较低,在特定时间里热传导对组织的损伤并不是线性的,不会发生传导性组织损伤,可避免深度的组织热损伤和肠穿孔(周围热损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