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616295
大小:27.3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1
《纵隔胸腺瘤彩超X线综合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纵隔胸腺瘤彩超X线综合诊断价值本文对30例纵隔胸腺瘤的彩超图像和X线影像进行综合性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以探讨二者的综合诊断价值,从而提高诊断符合率,为及时手术提供可靠依据。❷资料与方法❷本组30例术前均经彩超检查和X线检查,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纵隔胸腺瘤。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9〜63岁,平均42.5岁。4例为健康检查时发现纵隔肿物,其余26例均有临床症状或体征来院就诊。首发症状最长7年,最短29天。其中表现为,胸痛胸闷13例,气短4例,重症肌无力5例,咳嗽咳痰带血4例,低热3例,杵状指1例。手术切除27例,3例因与大动脉关系密切取肿物病理检查。术前均摄胸部正侧位
2、片和CT片,并使用ATLHDI3000型彩超仪,探头频率2〜4MHz,患者取仰卧位、座位或俯卧位,结合X线胸片及CT片经胸骨旁两侧肋间斜切或纵切扫查或从胸骨上窝,必要时经剑突下向肋骨后进行扫查,可嘱患者做深吸气与屏气动作,观察病变所在部位、病变的大小、范状、轮廓、边缘、回声强度与特点,以及与周围组织血管的关系等,后摄片存档。❷结果❷良性胸腺瘤21例,其中混合型10例,淋巴细胞型10例,梭形细胞型1例;恶性胸腺瘤9例,其中多发性纵隔肿瘤1例。右前纵隔型16例,左前纵隔型11例,异位型3例。本组纵隔胸腺瘤彩超图象与X线影像特点。❷纵隔胸腺瘤X线影像特点。胸腺瘤多位于前纵隔上
3、部,绝大部分位于心底部、升主动脉前;个别可向上至上纵隔,向下至心膈角区,甚至移位至中、后纵隔。胸腺瘤多数向一侧外凸,双侧外凸也不少见,本组有3例。胸腺瘤形态变异甚大,可呈圆形、扁圆形、梭型或薄片状,多数肿块有轻度分叶。本组有2例见团块状阴影。有重症肌无力者,肿瘤都很小。良性瘤一般都有完整包膜,轮廓光滑、整齐、密度均匀,少数可有斑点状钙化,可伴有囊性变及囊壁钙化。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突破包膜后表现为轮廓毛糙不规则,甚至有明显分叶现象,可出现胸膜反应及心包积液。本组1例为多发性前纵隔恶性胸腺瘤,是本病特征性X线表现。本组2例有胸膜及纵膈转移。❷彩超诊断纵隔胸腺瘤的符合率:
4、彩超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定性诊断完全符合76.7%(23/30),部分符合16.7%(5/30),不符合6.7%,(2/30),彩超诊断符合率为93.3%(28/30)o❷X线诊断纵隔胸腺瘤的符合率:X线胸片和CT片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定性诊断完全符合66.7%(20/30),部分符合23.3%(7/30),不符合10%(3/30),X线诊断符合率为90%(27/30)o❷彩超与X线综合诊断正确率为96.7%(29/30)o❷讨论❷胸腺瘤与畸胎类肿瘤一般很难鉴别,本组病例误诊的主要原因:①位置变化:胸腺瘤多位于前纵隔,绝大部分位于心底部升主动脉前方,如果肿瘤
5、向上至上纵隔,向下至心膈角区,或出现在中、后纵隔极易误诊。②形态变化:肿块较大,容易诊断,瘤体呈薄片状贴近心包及大血管易误诊。③胸腺瘤出现钙化及囊壁钙化时与畸胎类肿瘤不易鉴别,易误诊。❷胸腺瘤为一类质软的实质性肿瘤,可随呼吸纵隔的变形而有改变。而畸胎类肿瘤通常囊壁钙化较胸腺瘤多见,甚至可见骨、牙齿影像;囊性畸胎瘤还有瘤体不随呼吸或体位的改变而变形的“固定X线征”;此外畸胎类肿瘤较胸腺瘤位置低、肿块上缘多不超过主动脉弓上缘。胸腺瘤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术后均易复发,本组有2例术后复发。本组5例临床表现为重症肌无力者,虽然肿块较小,但病理诊断均为胸腺瘤,因此当不能确诊时应密切
6、结合临床表现。近年来有报告,胸腺瘤用激素短期治疗后肿块可明显缩小,停药后再次长大,可以用作对照性治疗以资鉴别。彩超检查可以了解肿瘤与周围脏器、血管的关系,对确定能否手术及制定治疗方法有很大帮助,在彩超引导下,避开心脏和大血管行经皮纵隔肿物穿刺组织学活检,能提供准确的穿刺点、进针方向和深度,安全有效。彩超、X线综合诊断能窥视肿瘤特征全貌,形成立体化对比,为正确诊断胸腺瘤提出更多证据,克服了单一诊断的片面性,提高了诊断正确率,明显降低了误诊率。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