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104775
大小:37.6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5
《《 忆读书》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忆读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文章要点.弄清文章的中心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累分析文章的有效方法,通过作者提出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箴言,启发学生热爱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重点会分析和归纳“读书好”的四个方面,能把握文章要点.理解“读书”的好处.难点弄清“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三个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本课目标1、理解并掌握生字新词,简介作者。2、抓住文章重点.分析归纳“读书好”的部分。教学过程1、导人课题:
2、同学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如今已读过不少书,读过后你们有何感想呢?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那么,冰心又是如何看待书的呢?现在,让找们一起走进冰心的《忆读书),她会给我们更多的有关读书的启示。2、板书课题:《忆读书》冰心3、简介作者:冰心(1900一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少L童文学家。冰心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主要有小说、诗歌、散文、儿童文学等,尤其是她的散成就显著,代表作有《寄小读者》、茱小橘灯》等。4、研习课文:(l)整体感知:①学生自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顺畅语句.②勾画出
3、不懂的生字新词.查字典词典,扫除文字障碍。(2)启发点拨:①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回忆了幼时、少年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那么在这篇文章里面,作者有什么样的体会呢?文章的精髓又在哪里呢?明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教师点拨:一篇文章必定有它的文眼、它的精髓,找到了这个要素,一切间题便可迎刃而解,分析文章时将井然有序。本文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构架全文,于是,我们在分析全文时,可按照这三个方面去分析归纳。②文章结尾写了作者通过某个儿童刊物寄给小读者,指导小读者读书的一句话,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你能说说本文重点写的这句话的哪个方面吗?
4、明确:“读书好”。教师点拨:“读书好”的“好”,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明确A:“读书好”表现出的一个方面是: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例如:《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水浒传》让作者’‘大加赞赏”“气愤填胸”;《茶花女遗事》让作者对外国小说“产生了广泛的兴趣”;《红楼梦》则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的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己”。总之,正如作者所言:“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也使我知道
5、了许多外国人的人情世故”。明确B:“读书好”表现出的另一个方面是:读书能扩大知识面。例如:读中国古典小说,让作者了解到三国时代的“三下大势”,了解到“官返民反”的历史状况,了解到良族英雄怎样抗击外来侵略,了解到一个朝代和家庭怎样由兴盛转为衰亡。读外国小说,则让作者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明确C:“读书好”还表现在: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例如:读文言小说《聊裔志异》对作者文言小说写作帮助很大,“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明确D:“读书好”,还表现在: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作者说:“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事
6、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到的。”(3)学习小结:本文作者从以上四方面阐述了“读书好”,.这些都是作者几十年来读书的经验之谈。希望能让我们有所启迪。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冰心能成为一个作家与她的多读书是分不开的。只有多读书,你才会体会到读书的好处,希望同学们多读书。作业布置(略)板书设计忆读书1、读书好(1)激起情感,获得美的享受。(2)增长知识,扩大视野。(3)指导写作。(4)培养情操,修身养性。第二课时本课目标1、分析“多读书、读好书”两个方面及全文结构。2、揣摩、品味冰心文章的语言特色。教学过程1、复习导
7、入:……2、研习课文:(1)分析“多读书,读好书”的相关内容:①文章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为中心.以“读书好”为重点让我们读后深受其益。本节课,让我们共同来分析这个中心的另两个方面“多读书,读好书”。②找出文中所写“多读书”的语句段落,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讨论、归纳总结。明确:“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这时我同时还看到了母亲针线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退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我酷爱古典诗词。”“在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
8、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林译外国小说产生了广泛的兴趣。”“《红楼梦》是我十二、十三岁时看的。”“我自19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